【行业锐观】听说过吃霸王餐!还没见过看霸王病的~
2016/9/23 创新医学网
这里是专属医疗工作者的一亩三分地,创新君陪您喝茶看报“看资讯”+聊天神侃“嘚吧嘚”!让您五分钟了解最新的医疗大事和趣闻,还有医界大咖抛出的行业深度分析!您可以当一个默默的观者,也可以拿起麦克风跟我们一起嘚吧嘚,这里,是属于您的舞台!下面奉上今天资讯~
看资讯·嘚吧嘚

热点新闻
XinWen
上海三甲医院,手术后家属耍赖不付钱……
在上海某三甲医院,一位患者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下壁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由于患者当时病情较重,接诊医生向家属告知需行CAG确诊,如果血管狭窄严重就要植入支架,并将手术的详情、不良后果、并发症等信息告知患者家属。家属在CAG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患者被送进导管室,之后造影结果出来后医生再和家属谈植入支架的事,家属又签署了冠脉介入手术(PCI)的知情同意书。经过手术患者是转危为安了,但是剧情突转,患者家属突然矢口否认知情支架植入,拒绝支付支架的费用, 于是就闹到医务处,科主任一气之下,在医务处文书上写下:“救命一条,生命就值一个支架,家属不支付,我们募捐。”

<小编嘚吧嘚:绝大部分网友都有这样的看法:都签字了,院方完全有理,不能助长这种嚣张气焰,小编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医生的确根据要求向患者对手术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知情告知,那不得不说患者家属真的很无赖很极品。 >

热点追踪
ReDian
现实版《釜山行》:北京30多人被疯狗咬伤
近日,在朝阳区呼家楼、建国门、光华路、永安里、广渠门一带,一条黄白色小型无主犬陆续咬伤路人,截止最后统计,共有30人疑似被该犬咬伤并接受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治疗。疯狗病毒的传播,活生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釜山行》,引发了很多市民的恐慌。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吞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要知道,被狂犬咬伤后的发病率有30%~60%,潜伏期通常为3~8周,少则10天,长则数月或数年。狂犬病毒会在咬伤部位周围的横纹肌细胞内缓慢增殖,并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发作,病死率近乎100%。
<小编嘚吧嘚:小编喜欢浏览各种热点事件的评论,有一个毒舌评论亮了——“狗永远都是狗,有时候人却不是人”,尽管戏谑,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样的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医改新政
YiGai
医院陷“越建人越多”怪圈里!
一段时间以来,几张就医图片走红网络,也就是郑大一附院患者人满为患以至于楼道内床挨床的场景展现无遗。在之前,郑大一附院就陷入“建楼就住满,住满就建楼”的怪圈。这所“超级医院”里床位难求,很多患者与陪护家属就挤在走廊里的加床上。投资48.5亿元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拟增加病床位3000张,届时这所医院的总床位将达到1万张,总床位数全国第一。尽管医院越建越大,且床位越来越多,但“看病难”的尴尬却从来没有缓解过。“像郑大一附院这样的扩张,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行业‘排头兵’的作用,反而由于垄断资源,压缩了其他医院的发展空间。”郑州一家医院的医生说,现在不仅是基层医院受影响,同一城市的中小医院也受到挤压,比如医生和护士们只要有机会都想去大型公立医院工作,加上许多非重病患者“就大不就小”、盲目追求大医院就医,使得中小医院的生存状态“堪忧”,进而弱化医疗服务网络的整体能力。

<小编嘚吧嘚:对于大型公立医院这种过快扩张势头,需要政府行政手段强制“刹车”,还要合理引导患者的就医倾向。 >

医讯大搜索
SouSuo
淀粉制出3600多万元“救命药”
◎弥漫着臭味的小作坊,用淀粉就能制出3600多万元的“救命药”;一盒需长期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售价百元以上,却区区几元钱就能产出来……哈尔滨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查获35万盒假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药,犯罪嫌疑人刑满释放两个月后就因重操旧业被抓。专家认为,市面上越高端、畅销的药,越易成为被伪造对象。堪比毒品的高额利润,是这些制假售假者们一再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台媒称,英国一名男病患因为等不及医院排定的开刀日期,日前冒着生命危险在家里自行动手术取出被遗留在他体内的一截8毫米尼龙线,医院获悉后立即为该男子提供术后护理协助,才不致于产生感染的可能或留下任何后遗症。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和夫人普莉希拉·陈21日在旧金山宣布一项新倡议,二人将在未来10年内捐赠30亿美元,希望在本世纪末治愈、预防和更有效地对抗人类疾病,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扎克伯格夫妇当天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出上述陈述。这项科学倡议把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聚在一起,研究并创建新的方法和技术,对抗人类疾病。
◎近日,Nature刊登了一篇题为《Diagnosis: A clear answer》的文章,讲述了基因测序如何让一个被误诊30年的女性得到了确诊。在基因测序结果的指导下,她服用了靶向特定突变的药物,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个故事表明,下一代测序有可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不断下降,人们比以往更能负担得起它所带来的费用。下一代测序在罕见病诊断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给患者解答了多年来的谜团。

<小编嘚吧嘚:还好只是“淀粉”,还算你们有良心!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被钞票包裹的驱壳拿着皮鞭驱赶着高速运转的人肉机器。倒是看看,国内在造假的道路上还能出什么幺蛾子。>

大医生
DaYiSheng
一位医学博士眼中的分级诊疗
野夫:分级诊疗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病人得到科学有效的分流,让不同程度的疾病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完成治疗。与这个政策相关的一个口号叫得非常著名,即“90%的病人不出县”。其实很多地区医改的主要内容已经放在了县级医院的改革。对于病人来说,不管大病还是小病,如果大家全都一窝蜂地涌向大医院的话,大医院必然会人满为患。这是多年来我们都知道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大医院牢牢垄断着医疗资源,是体制中最大的获利者,而小的公立医院虽然也在体制中,却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这种长期占有医疗资源的不公平,使得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被宠坏了。

<小编嘚吧嘚:大医院作为既得利益者会舍弃自己的蛋糕吗?中国的国情决定一切!医院是服务性行业,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破除编制,推向市场,平等竞争,加强监管!>

作者简介
栗子
大欢喜不如小确幸,用心发现身边点滴美好,
立志做一个爱生活的小青年。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