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工人的这些诗,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2014/12/5 CEO管理语录

     导语

     “人们关注许立志,往往因为这么几个词:‘富士康’、‘90后’、‘诗人’,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诗集的众筹发起者秦晓宇顿了一下说,“他的诗,值得出一本诗集。” 预计明年1月诗集《新的一天》就能出版,首印3000册。

     流水线上的雕塑

     2011-6-12

     沿着流水线,笔直而下

     我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汩汩流动,如血般地

     主板,弹片,铁盒……一一晃过

     手头的活没人会帮我干

     幸亏所在的工站赐我以

     双手如同机器

     不知疲倦地,抢,抢,抢

     直到手上盛开着繁华的

     茧,渗血的伤

     我都不曾发现

     自己早站成了

     一座古老的雕塑

     “许立志”这个名字或不为多数人所知。他于1990年生于广东揭阳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高中文凭,2011年初来到深圳成为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他爱写诗,他的新浪博客记录着他从2010年10月以来的诗作,只是更新将永远止于2014年7月31日。

     7月2日,他写“本命年真的是一道槛/我怕自己过不去。”(许立志《本命年》)

     7月3日,他写“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许立志《我弥留之际》)

     7月13日,他写“我一生中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就要倒在半路上了。”(许立志《我一生中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

     9月30日下午近两点,就在他和富士康签订了又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后的第四天,许立志从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一跃而下。10月1日0点0分,他预设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在他与世界辞别后的第一天发布了。

     12月1日,诗人秦晓宇和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共同发起为许立志出版遗著的众筹项目。待出版诗集的名字,就源于许立志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新的一天》。

    

     打工诗人许立志

     他已再也没有机会写诗

     秦晓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他正在山区准备为其主编的当代工人诗选本《我的诗篇》拍摄纪录片。“人们关注许立志,往往因为这么几个词:‘富士康’、‘90后’、‘诗人’,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秦晓宇顿了口气说,“他的诗,值得出一本诗集。”

     今年,秦晓宇在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希望把来自不同年龄、地域和工职的优秀工人诗作做一个集合。“一来我希望人们认识到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二是中国3亿农民工作为社会底层总是处于沉默和被表述的境地,因此农民工诗人的创作哪怕只是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也是在为三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不过,2000年以后的诗作基本分布在网上各个角落,秦晓宇形容为“大海捞针”,也有不少作品千篇一律,十分平庸。“但许立志的诗竟让我觉得惊喜。”4月,秦晓宇在网上看到了许立志的诗,眼前一亮,“这个90后写的诗,在同龄诗作、在打工诗作中都很优秀。”于是秦晓宇把许立志的诗作为选集的结尾,“他最年轻,放在结尾也是希望的意思。”

     在秦晓宇看来,许立志2010年以来写了195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呈现出极大的阴郁感。比如习惯了流水线作业后的许立志在《流水线上的兵马俑》写道“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穿戴好/静电衣/静电帽/静电鞋/静电手套/静电环/整装待发/静候军令/只一响铃功夫/悉数回到秦朝”。“‘兵马俑’指向一个庞大的群体。和一般的雕塑不同,兵马俑是物化的躯体,也是殉葬品。”秦晓宇说。

     8月,诗集配套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开拍预告片。秦晓宇告诉导演一定要拍许立志。但8月底,许立志委婉地推辞了,说他已经不写诗了。“6、7月他在博客中的诗已具有很明显的绝笔意味,整个人已处在内心很灰暗的状态了。”

     秦晓宇没有想到,9月30日许立志真的出事了。

     许立志坠楼后,秦晓宇去了许立志家和他在深圳那间350元一个月的出租屋。“他还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地方不大,但不到100本的藏书都很不错。比如《卡夫卡文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暴风雨使我安睡》。”秦晓宇说,许立志最喜欢的诗人是顾城和海子,“他在顾城和海子的诗集上划线,十有八九的句子都和死亡有关。”

     秦晓宇还看到了许立志写给“梦想工作的地方”——深圳中心书城的一份自荐信。在信中,他反复强调自己对书的热爱,也列举了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他还写道:“无数个节假日,我早早地坐上公交车,再转两趟地铁。早上在书城,下午在对面的市图书馆,中午买瓶矿泉水和一个面包就算把午餐解决了。最让我感动的是傍晚的夕阳下,各路民间艺人在书城广场争相亮相好不热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原上草乐队,一位拉二胡的老人和四个阳光的大男孩。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的巧妙组合,常常让我留恋忘返。”

     “我羡慕所有在书城上班的人,他们可以在书海里畅游,时常能见到来书城做活动的著名作家,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然而,许立志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弥留之际

     2014-7-3

     我想再看一眼大海

     目睹我半生的泪水有多汪洋

     我想再爬一爬高高的山头

     试着把丢失的灵魂喊回来

     我想在草原上躺着

     翻阅妈妈给我的《圣经》

     我还想摸一摸天空

     碰一碰那抹轻轻的蓝

     可是这些我都办不到了

     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所有听说过我的人们啊

     不必为我的离开感到惊讶

     更不必叹息,或者悲伤

     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

     利用他的凄凉?不,只是想做点什么

     作为诗集《新的一天》的选编者,秦晓宇从许立志的195首诗中选出187首,按创作时间编排。他向澎湃新闻解释说,他想呈现许立志的写作愈加成熟的过程,最初的病句和别字到之后就很少有了,同时也想呈现许立志在深圳打工的生活轨迹。“和众筹网商议的时候,他们说叫‘一个底层打工诗人的遗著’会不会太沉重了。”秦晓宇回忆说,“这不是煽情,是事实。人们看到这些,即便不筹款,心中有所触动也是好的。”

     截至澎湃新闻发稿,这一众筹项目已筹集46386元资金,距离60,000元的目标还差22%,最小额度为2元,付出1000元以上的支持者姓名将出现在诗集中。众筹从12月1日开始,为期45天。尽管众筹网上写着“此项目必须在2015年1月15日前得到¥60,000的支持才可成功”,秦晓宇向澎湃新闻坦言他和出版方蓝狮子已经有共识:“如果众筹没成功,这本诗集也还要出版。”预计明年1月,诗集就能出版,首印3000册。

     蓝狮子出版人、《新的一天》编辑余燕龙向澎湃新闻表示,参与发起众筹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希望唤起社会集体对城市打工者的关注,二是为许立志贫困的家庭提供帮助。“若市场反映良好,存有加印,也还是按照同一方式将利润留给许立志家人。”

     不过,也有评论对于此次众筹表示质疑:“活着,没有人珍惜他的诗集,死了,有人却想起利用他的凄凉,一个艺术家的诗殇,是可以引发人们的悲伤。”对此,秦晓宇回应说在许立志出事前他就在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同时策划拍摄与此同名的工人诗纪录片。“我和许立志的缘分很早,我只是想在我能力范围内为他做点什么。”

    

     许立志著《新的一天》(封面暂定)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2014-7-19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

     会走进我的房间

     收拾好我留下的残骸

     清洗我淌满地板的发黑的血迹

     把凌乱的桌椅摆好

     把发霉的垃圾倒掉

     把阳台上的衣服收回来

     那首没来得及写完的诗会有人帮我写完

     那本没来得及读完的书会有人帮我读完

     那支没来得及点亮的蜡烛会有人帮我点亮

     最后是那抹长年没拉开的窗帘

     帮我拉开,让阳光进来逗留一会儿

     再拉上,然后用钉子死死钉住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收拾完这一切

     人们排队离开

     再帮我把门悄悄带上

     ?CEO管理语录?微信号:CEO-888888

     CEO管理语录(CEO-888888)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思想的高端新媒体平台,每日推送企业家圈儿中实时资讯。被誉为企业界最能中和资源的新媒体平台。如果你有资金没项目,有项目没资金,有事业没人才,欢迎您关注并留言!

     以下推广为赞助商免费提供,您可放心根据需求点击查看,谢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CEO管理语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