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人胜过会做事:领导者都该学的三个“做人方式”
2016/5/23 CEO管理语录

    

     领导们抱怨“员工不敬业”,其实根源在自己的领导方式。本文将分享三种领导“做人方式”,它们能在组织里产生最大影响,同时给员工带来更高的敬业度和积极性。作为一个有头脑清醒的领导者,你会做人总是会比单纯专注于“搞定事情”要更有效。

     “你自身远比你所说的话重要。”——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今日职场的重大变化之一是,人们已经逐渐厌倦了旧的领导方式,不再做出响应。一个组织的文化和员工敬业度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组织的领导风格有关。讽刺的是,领导们抱怨“员工不敬业”,其实正是由他们自己的领导方式所导致的。本文将和读者分享三种“做人方式”,它们能在组织里产生最大影响,同时给员工带来更高的敬业度和积极性。在此,我们强调的是“做人”( being)而不是“做事”( doing)。

     1.投入(Be Involved)

     一旦2个以上的人一起工作时,人们总会评估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以下为四个评估要素:

     能力:他说到的真能做到吗?

     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恪守承诺吗?

     真诚:他们是否心口如一?

     介入:除了关心我的工作,他们是否还关心我个人?

     虽然所有这些评估都对信任有影响,但最重要的一项评估是另一方对关系的“投入度”(Involvement)。这方面你可以问自己一些简单的关于下属的问题,来看看你对双方关系的“投入度”有多高:

     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对他们个人而言极其重要的事有哪些?

     在工作以外,他们喜欢做什么?

     你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孩子以及家庭关系知道多少?

     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除了金钱,什么最能激励他们?

     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多领导毫无头绪。为什么?因为他们最关注的是任务的执行、工作目标的达成、利润等。现在是时候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不懂做人会让一个领导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想一下过去激发过你、让你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令你看到希望的领导们。这些人很可能是关心你个人、引导你的发展、而且无偿在你身上投入时间的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人的方式“代价高”——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明智的投资。

     提示:人们衡量你的投入程度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问“你在我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坚持拿出更多的时间给他人,这个简单的行为能让你有机会去了解他们个人,而不仅是他们在工作中的“角色”。通过这第一步,你可以开始发展“投入”的新实践。

     2.存在感

     最近,涌现了许多关于“高管存在感”这个话题的书籍,但许多人并不明白“存在感”究竟是什么意思。想要理解什么叫真正有“存在感”,不妨拜读一下麦肯锡(McKinsey)前合伙人和顶级领导力专家彼得?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心灵篇》。

     根据新兴领导力协会(Emerging Leaders Association)一篇关于“存在感”的文章:

     儒家思想中关于领导力的形成的观念是,“如想成为领导,你必须做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先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才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领导。必须先了解自己。”

     同时:想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就当进入七个修身阶段。这七个阶段分别是:知、止、定、静、安、虑、得。看上去这可能只像一步,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当你真正达到了思维的“定”,就能达到真正的“静”。如此,你便处于一种“安”的状态,让你能真正“虑”。当你能真正地思考时,你就能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

     这里的指导意见是,若要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存在,必须首先让自己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首先是走向自我意识的心灵旅程,而且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对于许多希望寻找到“速成法宝”的领导人而言,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另一方面,正如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事实上,学习提高存在感确实需要时日,但并不足以成为人们给这条道路贴上“不切实际”的标签、进而摒弃它的理由。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观察中,随着人们的知觉不断增强,因循守旧的领导人本身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

     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争做头脑清醒与“存在感”兼备的领导者是未来的大趋势,值得去投资。我们认为,这是极其务实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每天花时间去冥想和反思

     努力在自己和他人心中建立存在感

     多跟人打交道,在群体场合深入聆听,思考对于群体的新兴含义

     将所有的行动与你的价值观和人生最高目的联系起来

     3.做个倾听者

     事实上,你的聆听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是什么样的领导者。大多数人根本不去倾听。相反,他们只是“假装”在听,其实只是在等待轮到自己讲话的时刻。这样的态度是“让他们爱唠叨就唠叨去吧,但最终我会一锤定音。”在做人方面,没有什么能比这种态度更没用、更值得鄙视了。而令人惊奇的是,对于这种“充耳不闻”的做法,那些所谓的“领导者”似乎认为,这种行为不会造成任何代的。

     “充耳不闻”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仅举以下几条:

     人们不再尊重你

     人们不再信任你

     人们只着眼于“服从领导者”,而不会提出自己的想法

     人们越来越不敬业

     如果你仍然坚持要做“老派”领导者,不赞同做个好的倾听者能成为好领导的理念,那么请注意:你和你的同类将面临与恐龙一样的命运。你会被未来淘汰,你的好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不过请不要迁怒于我,我只是个信使!

     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为什么人们会不愿倾听别人说话呢?嗯,比如说:

     他们相信自己总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相信自己是谈话中最重要的人

     他们认为(正确)深入听取另一个人的想法会使自己很容易被影响

     他们认为,驳回其他人的看法能彰显自己的力量

     他们相信(也是正确的),倾听需要时间,从而导致他们“低效”

     现实是:做人讲的是有效;机器和“东西”讲的才是效率。旧式的领导者把这些搞混了。在做人方面,投资于倾听、尊重别人的时间实际上会加强你对他们的影响力!这说明你参与了,说明你有存在感,说明你足够关心、认可别人对世界认知的价值。没错,倾听需要时间。而当你倾听时,你会受到影响。但成千上万的有效领导者可以告诉你,倾听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避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的商业决策。

     作者|David Chard

     ?比别人早知道推荐关注?

     头条早知道

     新闻读头条,资讯早知道!

     微信号:zao-8888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期热文《实体困局!最新阵亡名单曝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CEO管理语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