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级教师的忠告:高考结束后,这六件事可能关系孩子的一生(发给他看看吧) | 特别关注
2016/6/13 中国教育报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高考结束了,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带着孩子好好休息一下,出去玩玩呢?
但正如不少人所说,高考仅仅是人生的开始,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如何好好规划这个假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政治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崔慧娟就这样给了孩子们忠告:“高考后,上大学前,还有这六件事,你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因为这不仅直接影响你的大学,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老师只能打预防针,可不买后悔药哦。”
1.选择:我的大学
【老师建议】选择一所好大学,就像选择了一个好的人生伴侣
牵手“我的大学”与牵手人生伴侣一样,都需要经过选择、恋爱、结婚三部曲。而这一切都将在这个假期完成。在这三部曲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择,而选择的主动权恰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其实,无论你考了多少分,都有成百甚至上千所大学欢迎你,所以每个人的大学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报志愿就是你对大学从挑选、暗恋、单相思,到表白的全过程。而录取则是大学对你的选择,一张录取通知书仿佛一张订婚契约,宣告恋爱关系确立,从此你便名花有主,同时,再也没人追求,无人问津了。等到开学报到,就相当于正式“结婚”了。到那时,如果你才发现专业不喜欢或大学不理想,为时已晚,再想重新选择,你就没有主动权了,若退学或转学,相当于离婚改嫁。这其中的成本和风险,你可懂得?
小伙伴们都非常重视12年苦读的量的积累过程,而且超级重视两天高考的集中展示机会,但遗憾的是,你们很多人对选择大学和专业这一质的飞跃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是漫不经心,随意从众,其后果往往是你所上的大学严重对不起你的学习过程和高考成绩,或者不适合你自己,因此并不理想,令人遗憾。
所以,别疯玩了,赶快研究你的大学吧,报志愿好比选对象,专业好比是小伙,大学好比是家庭,你要先确定择偶的标准,小伙优先,还是家庭优先。有的人是只要能嫁入豪门,不论是哪个兄弟;有的人是只要白马王子,管他什么出身。你会怎么选?怎样兼顾小伙与家庭,难得很呢!
【家长能够做点啥?】
1.充分收集资料,及时了解教育部门最新的招考信息,比如招生简章、投档规程、录取时间安排、各院校专业计划及往年录取情况统计等,万万不可忽视。
2.要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性格特征、兴趣点及潜力所在等。
3.花时间去了解意向学校的办学资质、学习氛围、各专业就业前景等数据信息,尽可能做出全面的考量,为孩子遴选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4.一定要和孩子及时沟通,将全部信息转达给孩子,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切莫擅自为孩子做决定,毕竟未来的路还得孩子自己走。
2.拿下:开车驾照
【老师建议】开车这事,不如早点学
开车,这是汽车大众化时代基本技能,拿下开车驾照,对你们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既然如此,晚不如早。
高考事毕,第一时间就要去报考驾照。利用这将近三个月的长假,一鼓作气拿下驾驶证。要知道,上大学和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有如此自由任性的长假了,对驾照这种马拉松式的考法,这个假期再合适不过了。
【家长能够做点啥?】
1.家长们可以帮忙了解一下驾考流程,如报名条件与方式、体检、具体考试科目等情况,要是有精力抽得出时间呢,顺便帮孩子报个班那就再好不过了。
2.炎炎夏日,“后勤”保障那可是必不可少滴,煮个冰糖雪梨粥什么的,高温天气要谨防孩子中暑。
3.体验:全职保姆
【老师建议】学会自立,为未来独立打下基础
体验全职保姆(太太),你方能理解父母,也为成家过好小日子奠定基础,同时,你大学生活也不至于太狼狈哦。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宅在家里至少一周的时间,注意:可不是打游戏,追影视剧哦!而是体验一下全职保姆(太太)的角色。早晨要比父母起得早,晚上要比父母上床晚,像他们照顾你那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做好一日三餐,刷碗,擦地、洗衣服,收拾家,搞卫生等等。这些只有亲自做过了,你才会明白:家里窗明几净,马桶光洁无味,餐桌三菜一汤的背后,妈妈爸爸有多辛苦,还有哪些体会呢……也许,你并不喜欢干家务,可这就是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君不见,年轻的小两口经常为谁洗衣服,谁刷碗等鸡毛蒜皮的琐事吵得地覆天翻。
【家长能够做点啥?】
1.大多数孩子都久经考场磨砺,却未必能轻松搞定家务活,所以做家长的就不要太追求完美啦,别因为不满意又自己跳下来代替孩子做,那就失去了让孩子参与家务体验生活的意义啦。
2.千万别吝啬对孩子的赞美,适时地鼓励与称赞会有助于建立一个正向的家庭气氛哦~
4.挑战:自食其力
【老师建议】尝试着走入社会,给自己心灵经历的积累
挑战自食其力,至少连续一周以上的时间。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看看你美好的职业理想与严酷的就业现实之间究竟还有多大的差距。
看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现在,你能干了哪些活儿?你想一天挣多少钱?老板肯出多少给你?看看你能不能挣够一天的饭钱?能不能养家糊口?能不能生存发展?总之,在这段时间里,不花父母一分钱,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食其力。从此,你就会明白:大学的四年该干什么?而不是迷茫虚度了!
【家长能够做点啥?】
1.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心态,该放手时就放手。高考结束孩子就真正成人啦,可不能一直躲在父母的庇护下,不然很难独立。
2.在让孩子尝试走向社会、自食其力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人身安全教育,要是外出的话买个意外险那绝对是标配。
5.陪伴:爷爷奶奶
【老师建议】跟爷爷奶奶多沟通,让你明白“数字鸿沟”
陪伴爷爷奶奶,当然还有姥姥姥爷。要与他们同吃同住,至少连续一周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你要陪他们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
在陪他们唠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兴奋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所说的,他们甚至一点都听不懂。原来,你们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数字鸿沟。你在“网内”已经步入信息社会,而他们在“网外”,仍处在工业社会甚至停留在农业社会。
你若不想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回到过去,那你现在就必须引领他们走向未来,让互联网+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吧,最好能用你打工赚到的“第一桶金”,为老人家装备上智能手机,接通网络wifi,使他们从此走出“桃花源”,融入“地球村”,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只要老人能识字,视力允许,请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你至少要陪伴他们一周的时间,教会他们使用最常用的功能才行。这样,等你上大学了,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你的飒爽英姿或威武雄壮。
【家长能够做点啥?】
孩子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呆在一起,作为父母的你们怎可缺席?这可是祖孙三代一个难得的相处机会,要是有可能的话尽量和孩子一起陪伴老人、聊天唠嗑,共同感受大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6.设计:大学规划
【老师建议】留学、考研、就业、失业,你要成为哪一批孩子?
大学四年毕业后,同学们都去哪了?无非四种去向:留学的一批,考研的一批,就业的一批,失业的一批。你属于哪一批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假期的大学设计与规划。
设计大学规划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素质提升规划、恋爱规划等等。大学毕业后,你要出国留学,考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呢?你要获取双学位吗?你要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组织吗?选择哪个部门,为什么而去,去干什么呢?你要参加各种比赛吗?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演讲比赛、辩论大赛、做课题、搞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等。这些活动大学天天都有,究竟哪里是你的舞台?你在哪儿能赢得掌声?还是在哪儿你都选择当观众呢?大学要谈恋爱吗?择偶,什么标准?什么动机?你的恋爱是为了结婚还是一场游戏而已呢?所有这一切,此时还不思考规划,更待何时?
【家长能够做点啥?】
1.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要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启发孩子思考:未来希望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等问题。
2.做为过来人,给孩子讲讲自己的大学往事与回忆,一定会给孩子不少启发,也是加深和孩子情感联结的一个妙招。
总之,高考后,上大学前,这段宝贵的自由支配时间,值得做的事太多了!请不要再浪费时光、颓废青春了,你的大学及日后的差距,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这个假期荒废了,无异于输在大学的起跑线上了!
因此,上大学前的这六件事做的如何,不仅影响直接影响你的大学,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老师只能打预防针,可不买后悔药哦。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要做好以上六件事,哪一件都离不开你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作为老师,我拜托您了!
作者 | 崔慧娟,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政治教师),
辽宁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责任编辑 | 赵天骄
伴读 |孩子一考试就紧张?快来听听怎么办!
爸爸妈妈们,您的孩子是不是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总是心神不宁,心理想着要做好复习,可是就是看不进去书,到了考试的当天,在考试之前更是心里烦得不得了,觉得紧张,坐立不安呢?其实,面对考试很多学生都会紧张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看着自家孩子被考试折磨得这么难受,做家长这时很想安慰鼓励孩子,可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害怕自己一说错话没帮上孩子?真是心里干着急呀! 那不妨来听刘墉是怎么用三个字“平常心”给陷入“考前焦躁”困境中的女儿解围的吧,所以在今天的伴读里小编就带大家们一起来分享刘墉在写给女儿一封信中提出的考前须知。如果听完学会了刘墉的方法,就别忘了对孩子说这三个字哦!
主播 | 王涛
后期制作 | 邵乐实习生 | 王树菲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书店。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教育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