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功利,少一些取巧,这个暑假,带着孩子去找寻“工匠精神” | 推荐
2016/6/16 中国教育报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紫砂、钧瓷等工艺是我国“非遗”产品中的精华
其中凝结的艺人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正是当代青年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为了帮助孩子找寻并培育这种“工匠情怀”
营地教育网将在暑期举办钧瓷
和紫砂工艺体验营活动,
让孩子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
更加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
工匠精神帮助孩子成长,受益终生
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方印,名为“大匠之门”
他以自己的木匠出身为自豪 正是这段经历
给他的篆刻和绘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才让他华丽转身终成一代大师

这便是“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的精雕细琢
更是对完美和极致理念的追求

这种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
一个推崇工匠精神的民族,才会
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
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
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紫砂、
钧瓷等制作工艺
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工匠精神”

“茶山之英,含土之精”。
在江苏宜兴,从一块石头到一把壶
作为一个紫砂艺人,付出的是
殚精竭虑的艰辛和一丝不苟的专注

做壶是做艺,做艺也是做人
也正因如此,一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壶,
才有了韵味和灵魂,成为人格的象征
“绿茗香菡胃常舒,君子清清伴紫壶”
壶中乾坤流转,温润了岁月、灵动了人生

“千秋风雨烧成雪,万里云霞结作霜”,
钧瓷从“碎石成泥”到“终成大器”
不仅需要工匠们对原材料千般淬炼
更需要工匠们巧妙掌握天时地利的一线机缘
如此方可成就“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而钧瓷出色出彩的过程,何尝不是
工匠艺人们人生出色出彩的过程呢?

这种将工作、艺术与人格融为一体的信念
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
尤其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能教会他们沉静,
将是对他们一生都有益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寻得“工匠精神”?找营地教育
营地教育网本着“个性发展,实践育人;寓教于乐,健康人生”的理念与国内非遗文化保护组织合作,将在暑期举办一些体验、传承、发扬中华非遗文化的营会活动,如“钧瓷文化之旅——把钧瓷带回家”、“紫砂工艺手作夏令营”等等。
希望通过这样的特色营地活动,让青少年既具有国际视野、更具有民族情怀和“工匠精神”。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在“营地教育吧”报名)

钧瓷文化之旅

紫砂工艺手作夏令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教育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