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女子眼眶下面长出一颗牙 差点“咬破”眼球
2016/7/13 希玛眼科

    

    

     看到这条新闻与CT图上的埋伏牙直逼眼球时

     小希内心是后怕的

     也替这位女士捏了一把冷汗

     ........

    

    


     在正常人的脸上,眼睛和牙齿是合不到一起的,而四川省广安市曹女士的眼睛,却差点被自己的牙齿顶破——医生说,这是因为曹女士的眼眶下长出一颗埋伏牙。

     今年28岁的曹女士是一个吃货,在广州打工,去广州的目的就是觉得那里美食如云。一个月前,她在咀嚼稍硬的食物时,会感到酸软无力,甚至连吃个苹果都要蒸熟了吃。7月2日,她去当地医院拍CT,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她的右眼眶下有一颗锥形牙齿。

     “这是埋伏牙,再这样下去眼球会有危险。”牙齿萌出期已过而仍在颌骨组织中未能萌出的牙齿,这颗埋伏牙若继续往上移,会造成眼部肿胀,甚至有可能戳破眼球。必须马上手术拔除。”

     通过反复研究CT,于7月11日顺利为曹芳拔除了这颗长约3厘米的埋伏牙,曹芳又可以重新愉快地当一个吃货了。

    

     专家提醒:眼睛出现这些症状,务必及时就诊!

     关键词:眼睛发生的异常和眼病一般与什么有关?

     眼睛出现异常症状,一般主要有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球疾病;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等眼附属器官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和精神性压力因素在眼部的表现与引起的并发症有关。

     我们需抓住眼睛异常的信号,对照相关症状进行自我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持视力健康,下面一起来看看在眼睛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及时就诊!

     视物模糊

     视物模糊通常由视力下降引起。视力下降主要由屈光不正、用眼过度或眼部疾病引起。感觉到视力有所下降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视力下降的原因。

     视物变形

     视物变形是指在看外界物体时,物体发生变形或扭曲,无法识别物体的真实形态。遇到这种现象首先要考虑是否为高度散光引起。

     如果排除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因素,就要考虑是否患了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静脉阻塞症等。这些病症会导致失明,所以要立即到医院诊断治疗。

     视野缺损

     视野变窄或部分缺损称为视野狭窄或视野缺损。视野缺损的原因主要为青光眼、视神经疾病,也可能是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或脑部肿瘤。

     视物双影(复视)

     复视主要是由眼睛的眼外肌无力或麻痹引起的,而眼外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出现复视后,应请专业眼科医生做细致的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治疗。

     炫目刺眼

     用眼过度时会出现眼睛怕光的感觉,但经过休息后,这种暂时性的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无论如何休息,眼睛都会有怕光的羞明感,就要考虑是否是角膜或晶状体的异常引起的,应立即就医。

     虹视

     青光眼发作时,多数病人夜晚会看到灯光周围出现虹一样的彩环,这在医学上称为“虹视”。

     虹视并不是青光眼所独有的症状,如患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时,角膜上附有黏稠的分泌物,也会出现虹视。

     此外,虹膜睫状体炎、早期白内障等也会出现虹视。出现虹视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找出原因,给予治疗。

     眼前闪光

     眼前出现闪光的现象,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多数是由于玻璃体液化引起的。这种症状出现后,往往会发生视网膜脱离,所以建议立即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

     突然失明

     一过性突然失明,多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先兆症状,应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临床研究证明,60岁以上的老人最容易患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另外,高度近视的老人,如果用眼过度,或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均可导致视网膜脱离而突然失明。一旦发生突然失明,应立即去医院做急症处理,尽快恢复视网膜血液循环,以挽救视功能。

    

     温馨提示

     这些眼病有时并不会表现为视力的急剧下降或剧痛,多数情况下因自觉症状较少而非常容易被忽视,如你忽视这些,长此下去,就会因为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机而患上严重眼病甚至致盲。所以如眼睛不舒服一定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相关文章

     一分钟小测试让你“认清”自己!

     每天一点小游戏,视力飞上云端去(斜视版)

     眼睛不舒服就滴眼药水?20岁女生自行滴了数月后几乎失明

     关于眼睛16个非常有趣的冷知识

     【推荐】食指就能自测眼压!

     【干眼测试】一分钟确定你是不是干眼人群!

     (更多疑问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 版 | 权 | 声 | 明 |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眼部健康,预约医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希玛眼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