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2016/7/30 中国健康养生堂

     17号开始就已经正式入伏啦!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快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1、不要吃冰镇的饮料及食物

     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如果再吃冰镇的食物或饮料,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体寒的人,再吃就更寒了。

     并且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降温良方。所以,在伏天里应该喝热茶或常温的凉白开。

     2、喝三豆汤

     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的三豆汤由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熬制。其中的绿豆、赤小豆可以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可以健脾补肾,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

     脾胃虚寒者不宜喝性寒凉绿豆汤的可以改为喝三豆汤。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还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3、伏天“热”养生

    

     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用温热的水冲洗才是伏天养生的诀窍,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反而更有利于机体排热。而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4、伏天吃“苦”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可平衡机体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苦味食品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等人体需要的物质,且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除烦、健胃等功用。在炎热的伏天可适当的食用苦味食物。

     但是脾胃虚寒者要少吃“苦”,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和体质虚弱的人群,吃“苦”更需要谨慎。月经期也要少吃“苦”,因为苦味食物多数为寒性或凉性,可使经脉凝涩、血行受阻,进而导致经行不畅,甚至痛经、闭经。

     5、进补西洋参

     西洋参性凉味苦,伏天炎热多汗,易出现疲乏体怠、口干咽燥、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可用西洋参泡水饮用或用西洋参与肉类煲汤。

     6、吃点薄荷

     夏季的暑气容易让人感到头重、头晕。拿几片薄荷闻闻,或做菜时放一点调料,可以提神醒脑。

     7、自制空调

     在电扇前放一大碗冰或凉水,随着冰块或凉水的融化、蒸发,吹过来的风也会变凉爽。

     8、湿毛巾擦身

     伏天觉得很热时,可以用温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脖颈、耳后等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

     9、控制糖分的摄入量

     糖分在缓解疲劳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让苦夏症状更严重,热茶是最佳饮品。它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

     10、三大时段注意补水

    人体在三个时间段容易缺水,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这三个时段应注意补水。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健康养生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