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 这些年,被误解的中医
2014/10/27 医学生

     医学生微信号:medics

     新浪微博:福洋医学

     学医路上,我们一起走!

     文/中医一年通二期学员 小镜子

     你可曾有这样的认知:

     看中医,先把脉,最好还是悬丝?

     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

     发烧打点滴,退得快?

     想袪湿,喝薏米水?

     中风昏迷就用针扎十指尖放血?

     错!错!错!

     如果你知道,中医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诊和问诊占的比例最大,切诊只是参考,还会看病时先伸手,一言不发,“考考看”医生能否把出自己的病,从而判断这个医生是不是靠谱吗?

     如果你知道,一个孩子头天发烧39度,服用一剂中医汤药,第二天就可以去爬山,还会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吗?

     如果你知道,对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烧,打点滴只能加重病情,你还会愿意让那些液体一点一滴地注入你的血管吗?

     如果你知道,袪湿应兼顾补脾。薏米多针对下焦湿,二分补脾八分袪湿,袪湿力度相比其它药物有限。很多人湿中夹痰、夹寒,或夹热,用药完全不同,你还会天天喝薏米水来袪湿吗?

     如果你知道,昏迷分脱证、闭证,闭证里又分阴闭和阳闭,不同证的急救措施完全不同,你还敢在见到有人昏迷时贸然给他扎十指放血吗?

     | 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有什么不同? |

     ○中医玩功能」

     只要功能表现异常,就是“病”。换言之,只要你感觉不舒服,就可以去看“病”,把身体调理到舒服的状态为止。

     ○西医玩的是指标

     生指标异常、器质性病变时,它可以大派用场。如果只是不舒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器质性病变?对不起,请回。注意饮食均衡、劳逸结合、补充维生素……听到这样的医嘱,是不是有些无可奈何?

     ○
中医治病看「整体」

     首先,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敏感地、尽可能全面地捕捉身体所传递出的信息,推断病人体内的变化,进行定位(表里脏腑经络)和定性(虚实寒热),针对性地选择基础处方,并结合病人自身的情况(如体质、体型、病史)、外部环境(如季节)和兼证(如感冒时是否咳嗽、头痛、胃口等),进行药物种类和剂量加减,组成一个只针对病人当下的个性化处方(也叫复方)。

     其次,通过对精、气、血、津液、神的解析和调治,对人体的物质基础和外体表现进行系统性地、整体地管理。所以,好的中医大夫能够调「神」,身心兼治。

     ○西医治病看局部

     各个科室相对独立,如果你身体多个部位不舒服,如失眠、心烦、两胁胀痛、胃口不佳,麻烦你把相关科室都跑一遍。兼心情不畅、闷闷不乐?麻烦从医院出来后找心理咨询师谈谈。

     接下来,笔者将试图就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从中医的角度梳理出辩证的脉路和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健康和生活提升,并澄清大家心中那些可能存在已久的误区。

    

    


     | 感冒篇 |

     如果你打喷嚏、流鼻涕、感觉身体发软又有些怕冷,有时还咳嗽、发烧,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啦!

     典型的感冒有三类:

     |表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典型方剂是麻黄汤。广东地区人多阳布于外,麻黄用量要适当减少或者改为荆芥、防风。

     感冒初期用葱白、淡豆豉、生姜或生姜、红糖煮水服用,之后用热粥助发汗即可。注意,市面上并没有治表寒证的有效中成药。

     | 表热: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或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典型方剂是银翘散、桑菊饮。中成药有VC银翘片、银翘解毒片等。

     |
表虚:头痛、脖子硬、发热、有汗、恶风、脉浮缓。典型方剂是桂枝汤。表寒和表虚的症状往往难予区分,鉴别要点就是有汗无汗,所以有“无汗麻黄,有汗桂枝”一说。

     (注:蓝色字体为鉴别要点)

     对于表热证引起的发烧,打点滴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因为抗生素为寒凉之品。而对于表寒和表虚证,打点滴实在是“寒而冷之,重加其疾也”

     感冒有时兼湿、兼里寒、兼里热,病人的症状比上述三种典型病证复杂,比如: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气喘、烦躁、口渴,属于表寒里热。这种情况还是不要擅自处理,赶紧求医去吧!

    

     | 发烧篇 |

     有时只是发烧,没有感冒症状,特别是小孩子,烧得满脸通红,又当如何处理呢?

     对于没有外感症状、只有发热的情况,中医视为“里热”。主要的里热症状有: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脉数。

     视发热的时间、频率不同,有以下几种:

     ○高烧不退:面红、汗多、烦躁、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这是里实热证,用白虎汤。发烧前已经连续两三天没大便的,用大黄通便,半小时内就可退烧。中医上称这种方法为“提壶揭盖法”。

     因为“一窍开诸窃皆开”,大便通畅,肛门一开,毛孔也就开了,汗自然可以发出来。其实,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便时打冷战,也是这个道理。

     ○潮热

     日晡潮热:高烧39度以上、下午三点到五点最重、腹痛拒按、大便燥结。这是胃肠实热证。用大黄、芒硝。

     湿热潮热:38.5度左右,一开始不觉得热,摸得越久越觉得热,午后热重、头身困重、苔黄而腻。主要是湿在作怪,使用可以一次性清三焦湿热(上焦、中焦、下焦湿分别用杏仁、白豆蔻和薏仁)的“三仁汤”。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后低烧37.2度左右、五心烦热、感觉从骨头里慢慢向外透出热气,颧红、盗汗,口渴、小便黄短、少津,少苔或无苔。使用清虚热的药物,地骨皮、白薇等。

     ○微热

     气虚发热:轻度发热、有气虚表现、遇劳加重。用补中益气汤。

     气郁发热:轻度发热、心情烦闷、两胁胀度、年后加重。用加味逍遥散。

     小儿夏季热:有些小儿1-3岁间,每当夏季就会出现37.2度左右的低热,到秋天症状就消失。只要注意在夏季补充一些清凉饮料,如毛根竹蔗水,就可了。

     ○外感和里热结合

     表寒里热证:高烧、恶寒、无汗,这是表寒化里热,类似风寒感冒没能及时控制住,体表被寒气固封,体内阳气透不出,化为内火。这种情况使用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指一会儿发烧,一会儿怕冷。没有规律地发热和恶寒交替,是伤寒少阳证。有规律性的寒热往来,比如一天一次、两天一次,定时定点,高度怀疑是疟疾,需尽快就诊。曾有一名同事把疟疾当做感冒治,延误了病机,结果回国办喜事反倒变成家人治丧,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又何至于此?

     其它如表热里寒等证在此不一一罗列。

    

     | 祛湿篇 |

     广东地区,“祛湿”几乎是永恒的主题。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湿气易困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又易生湿。所以,祛湿的同时需要补脾。

     如果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舌淡,脉弱,都就是气虚了。

     如果兼有:

     ①症状:腹胀、纳呆、便溏、消瘦

     诊断:单纯的脾气虚

     方剂:可用四君汤,外加消导药,如山楂(消肉食),麦牙(消米面)、神曲(消酒类)、鸡内金(全能消);

     ②症状:舌边有齿根、舌头水汪汪的

     诊断:脾气虚兼湿

     方剂:参苓白术散

     ③症状:头晕目眩、下利清谷、久泄久痢、各种脏腑下垂(胃、子宫、肛门)等

     方剂:补中益气汤;

     ④症状:除了上述的部分症状,兼有寒象:形寒肢冷、腹部冷感、喜温喜按

     诊断:脾阳虚

     方剂:在上面的相应症状用药基础上加一味干姜即可。

     ⑤症状:头身、关节沉重、有粘性眼屎或耳屎、腹胀、大便粘或想拉拉不出或拉不干净或便后肛门有重坠感、带下黄

     诊断:湿热

     方剂:五花茶

     ⑥广东地区湿气重,用药时最好用陈皮水送服,可以起到更好的行气健脾燥湿效果。

     日常排湿,也有几个好用的食疗方法:

     ①荷叶、扁豆、五指毛桃与排骨一起煲汤,几味药都有补脾袪湿的功效。

     ②经常坐办公室吹空调的人最易寒湿,每周服用一包藿香正气丸就有很好的疗效。

     ③脾阳虚的人,还可通过艾炙关元来补充阳气、推动体内阳气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袪湿的作用。

     | 急救篇 |

     如果身边有人昏迷,先别急着掐人中、放血。看看他的体征表现再说。

     ▲闭证:牙关紧闭、拳头紧握,一口气憋在体内

     试试在鼻腔抹芥末、喷细辛粉,一个喷嚏打出来,就可缓解。掐人中、十指放血等也可以尝试;

     闭证还分阳闭和阴闭

     ○阳闭是出现热象,如面红等,才能使用广为推荐的安宫牛黄丸;

     ○阴闭是出现寒象,如面白、冷汗等,艾炙关元是更好的选择。

     ▲脱证是四肢松软,这时需要大补元气

     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用一整支人参熬制“独参汤”服用。

     读了这些,大家应该有所体会,中医的辩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表现非常依赖,越丰富的资料,越有利于准确辩证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当我们面对医生时,采取配合的态度,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是更明智的选择。

     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去评价医生,而是医患共同努力,战胜病症。无论您是否研习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已身体发出的信号,留意家人身体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健康习惯。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建立健康档案,那就更好了。

     来源:冷泉港实验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