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透露:医疗价格体系改革最近会有重大突破
2015/3/13 医学生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医卫组联组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透露:

     “价格体系的改革,最近会有重大突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方面正在就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的文件进行会签。“可以说,价格改革坚冰已经打破,航道正在开通。此外,支付方式的改革,经过这些年的争论,基本达成共识,试点地区要推进,我认为总的原则是‘承认现状,稳中有升,分级支付,动态调整’。”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5年工作时提出,新的一年,我国将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

     其中,医疗服务价格备受关注,因为医改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出现的亏损,普遍占到80%以上要由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弥补,因此,医疗服务价格如何提升?由谁来提升?都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但正如业界所期盼并担忧的那样,医疗服务性收费,涉及上万个条目,由于医疗本身的专业特性,其定价更加复杂。

     现行的做法是由各个省的物价部门来进行核定,随着总理的工作部署,点苍鹤预判,今后省级物价部门会逐步将定价权限下放到地市一级,(医改试点省安徽已经将市县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定价权下放到市级管理)至少在今年的推进的100个医改试点城市的物价部门,将会拥有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权。这是马晓伟副主任所说的“承认现状”,即省级定价权限暂不动摇,但会下放到局部医改试点城市。

     而定价权下发之后,如何进行价格提升?这就是“稳中有升,分级支付,动态调整”。医疗服务现行价格的确很低,不能体现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但如果暴涨,又会损害患者利益,以及增加医保支付压力,因此只会是稳中有升。

     而分级诊疗是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尽管2015年医改工作重点还未出台,但从4大医改省份的方案来看,是重点之一),配合此举,医疗服务价格也应该实现分级支付,并根据医疗服务水平及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附:“推进医改要一件件地办”

     来源:健康报

     记者 王 丹 甘贝贝

     “推进医改,得沉得住气,一件事、一件事地办。今天的事要今天办,而明天的事今天来办就不一定能办好。”3月7日,在全国政协医卫组联组会议上,18位政协委员分别就深化医改、医学教育、慢病防控、预防接种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第一个接过了话筒。

     马晓伟说,医改问题不是理论问题,是实践问题。部门间要达成共识,政策要逐步统一。要有思想准备,医改路比较长,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马晓伟说,新农合是医改中相当成功的范例,制度设计合理,农民得实惠,政府可操作。一直推行新农合的老领导吴仪同志曾经有个经验,就是“走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

     在发言中,很多委员呼吁尽快完善医改的顶层设计。对此,马晓伟表示,顶层设计是建立在基层脚踏实地探索的基础上的,而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经过17个试点城市、1000家县级医院和一些局部地区的改革,医改已经凝聚了比较多的共识,这些就是下一步改革将要聚焦的方面。(PS.医改试点城市应为2批共34个,以上或许是口误、笔误?)

     “首先,区域卫生规划已经开始了。我国公立医院到底办多少,办多大,在哪办,谁来办,得有个总盘子,所以区域要有刚性规划。”

     “其次,价格体系的改革,最近会有重大突破。”马晓伟透露,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方面正在就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的文件进行会签。“可以说,价格改革坚冰已经打破,航道正在开通。此外,支付方式的改革,经过这些年的争论,基本达成共识,试点地区要推进,我认为总的原则是‘承认现状,稳中有升,分级支付,动态调整’。”

     对于薪酬制度改革和人员编制管理,马晓伟表示,编制应该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在试点城市探索备案制。上级机关核定编制,医院有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同时新人编制和财政不挂钩,在职称评定、事业单位养老等方面达成一致,这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马晓伟说,现在医院收入来源于医保支付、医院运营经费和财政拨付人员经费。目前,三级医院总支出的25%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应该说是比较低的。希望未来这一比例有所提高。

     在发言结束后,马晓伟又“抢”过话筒。“我忘了和大家报告,国务院已经批准孙志刚委员直接负责4个省的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改革,分别是江苏、福建、安徽、青海。”此举引来在座委员的一阵笑声,坐在一旁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也笑了。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