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耆:医生的“成材周期”
2015/3/20 医学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住进了病房。他带着一块老式的自动手表。每天早上,我问他睡得好不好时,他都先看一下手表才回答,并风趣地解释说:“如果表停了,就证明睡得很好。”

     也许是出于对我这个年轻医生的关心,有一天,他谈起了从事不同职业者的“黄金时代”问题。他说:不同职业的成材周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运动员、杂技演员都是从小开始训练,但黄金时代较短,30来岁就被认为是老资格了。而医生却完全相反,30多岁的医生在病人心目中还显得有点“嫩”。他还说:画家、作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等也是这样,成材周期都很长,他们的黄金时代往往都在后半生。

     那席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我后来也常对年轻医生们说到,医生的成材周期较长,希望他们看到这个特点。

     一个人花3~5年工夫可以读完硕士、博士,但却很难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使自己成为一个业务上过硬的医生。我曾听一些前辈科学家们议论说,一个大学理工科毕业生,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约5年可以基本上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而一个医科毕业生想达到相应的水平,却平均需要10年,而且这10年还一点也不能放松自己。

     问题就在于,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尽管每个医学生在校都系统地学过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课程,但要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还必须有一个亲自实践的过程。

     临床医学的对象是活着的有病的人,不同的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因而应采用不同的治法,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也可大不相同。所以,临床医学专著很少使用绝对化的、百分之百肯定的语言,而经常使用“大多数”、“基本上”、“可能……也可能……”、“除个别之外”、“也许”、“通常”等比较含糊的词语,因为只有这样的描述,才能真正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各种疾病的实际情况。

     我的一位老师就曾说过:“在临床医学上,2+2不一定等于4,有时可能等于3或5,有时还可以等于0”。有的学生不理解这种“模糊概念”,怀疑老师说得不明确,太含混,甚至有点模棱两可。其实,正因为客观上的复杂多变,要把它真实客观地表达出来,只有用这类语汇才能科学地概括各种可能性。

     比如,讲细菌性痢疾,简单地说有“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似乎也是对的,因为它概括了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但如果你碰到过至死连一次稀便也没有过的中毒性痢疾患者,就也会在那句话前加上“一般说”、“大多数”,然后再加上一大段补充描述,来阐明实际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许多知识,尽管书本上都写着,课堂上也学过,但在真碰到那种病人后仍旧不认识的情况并不罕见。关键在于,在课堂上讲某种病时,通常的顺序是,病名、病因、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然后才是临床表现;而在临床工作中则首先是病人的主诉、病史、查体所见、辅助检查结果,最后才是诊断(病名)。

     前者就好比先介绍一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再介绍有关该人的经历,可以给人一个明确的印象;而后者是先说一个人的外貌、简历、行为、表现,让你“猜”那是谁一样,需要更多本领。

     (文/曾昭耆 引自《漫漫从医路》 图片来源至网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