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话青春】医路:“驮”着患者过河
2015/8/19 医学生

     【医联?话青春】医路:“驮”着患者过河——记华西骨科主治医师 周勇编者按:“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这段话诠释了一位已经离开我们的医者吴孟超。但何尝不是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医者,医者就是那个紧守自身信念、不离不弃、誓死要把患者一个一个驮过河的那个人。

    

     “医”之一字,重在千斤

     编者:其实初涉医学的他,有着一颗不安定的心,曾设想过转学计算机?为什么他又在医学的这条路上坚持至今呢?

    

     周勇:实习当年,我眼中的医生是这样子的“他是真正在帮助病人的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很cool”;“动刀的外科医生很酷,尤其是骨科医生”……这些让我很崇拜骨科医生。但这不是我最终坚持走医学这条路的根本原因,让我真心接纳医学是我亲身的临床感触,那种对生的渴望、对治疗的期盼,那种生与死的搏斗与医生所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感一直敲击着我的心。我在急诊实习的时候接诊过一个车祸伤全身多处骨折、大出血的患者,他的父亲当场死亡,同来的妹妹苦苦的恳求如刀割般割在心尖上……还有那个身患骨肉瘤多处会诊无果,只能选择截肢,最终却仍因肺部转移而仍未逃脱死亡的漂亮小女孩……那些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我之所以选择骨科骨肿瘤这个难度非常高的专业,与这不无关系。

    

     “驮”之一字,贵在力持

     编者:驮着一个一个患者过河的过程,医者会经历喜悦,也会经历心酸。这个过程不断锤炼的是我们医者的意志和恒心,凝实的是医者的那颗“仁者”之心。

    

     周勇:记得收治过的一个病人,车祸伤致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多处开放骨折,治疗过程很漫长,也很艰辛。这家人非常淳朴,我对他们留有的印象是那我未曾收下的橘子和患者眼含热泪给我表演他那推开轮椅、迈出的十几步,以及发自内心对于我的肯定与感激。他们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那种做医生特有的成就感。

     周勇:但不是所有的经历都那么美好,也是一个车祸伤的患者,伤后24h转至华西,肢体已坏死且肾功等指标出现异常,出于病情考虑建议立即截肢,众多的家属强烈反对,再三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暂定保肢,我花费比其他患者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该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治疗。但不久患方家属听信偏方,强烈要求出院,其哥哥甚至谴责我是“庸医”,年轻气盛的我当时就放言“如果你那腿能保下来,你回来找我”,我很感触,也有点灰心,医者在接治患者的时候是最想你好的,不是么?正如捡遗书事件后很多医生的表态,当一个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他爱人未必希望他活下来,他子女未必希望他活下来,他父母未必希望他活下来,他兄弟姐妹未必希望他活下来。但是,给他主刀的医生,绝对的、确定无疑的、百分百的,强烈希望他能活下来。

     周勇:学医的过程,我哭过的次数不多,有那么2、3次吧。其中有一次是这样的,用几个关键词串起来“单身、家里催、无收入、周边对比、患者不认同”,最后一个词语就是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勇:我虽然从医时间不算长,但抗震救灾却经历了3次。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研究生复试通过后刚回家没几天,地震就发生了,我毅然不顾老父母的担心,一联系上导师就立即带着药品飞至成都,灾区伤员一批批的送来,我们不分昼夜、废寝忘食,我还记得那时候的盒饭很香很香,有时候我能吃2、3盒,那样高强度的工作,我和大家在一起,我很开心。玉树地震,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照顾过的一个熊猫血的藏族女孩,她出院的时候,我在手术,但她在科里给我留下了一封很感人的感谢信。

    

    


     驮患过河,医路艰辛

     编者:医者,直面生死,这一路上,作为医生的周勇又有怎样的体会

     周勇:有人质疑医者对待死亡的态度,说医生“麻木”,我觉得不应该说是麻木,而是对于死亡的认同。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无可避免,无法逃脱。但我们也会有痛心的时候,痛心那些车祸伤,那些不珍爱自我造成的死亡。

     周勇:国外的医疗决策是不用担心费用和仅对患者负责的,而当下我们要考虑患者是否能够承受医疗费用,所能提供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否患者及家属都满意,家属有无潜在纠纷可能甚至本身就诊就动机不纯等诸多问题。前阵子网上曝出的“捡遗书”事件,与医生真心希望患者平安下手术台的心情相对应的却是患者及家属的一堆不良企图,这着实让广大医生寒心。

     周勇:我们的工作强度很大,仗着身体底子好,我当住院总的时候曾多次连续工作超过70小时,对于医生过度劳累、加班加点是常态,在这个行业劳动法似乎是真空。去年底的时候曝出了包括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的丁易教授在内的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过劳猝死。所以平时我还是很注重个人的身体锻炼的。

     周勇:医生的收入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高,工作后我为了节省开支仍赖在华西宿舍住了一年半,现在是租房子的状态。当然高收入的还是有,但这些非常少,多为高年资医生,他们本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工作了那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就是在其他行业他们恐怕也早已获得成功,对比那些商界、互联网等行业内的成功人士,这样的收入其实真不高。

     周勇:我很看好同行测评,这有利于医生的个人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医生经过初步的考核后进入医院,能够根据评测情况定岗,做到人尽其才。我们整个医疗行业通过这样的测评体系进行人员优化,优胜劣汰,还是很有意义的。

    

     编者:可以做这样一个比方,这个访谈本身是一篇散文,洋洋洒洒。但其神不散,他讲述了一个初为医的医者,医路艰辛与医者坚持。这个人是一个普通医生,但他身上有我们医者共同的味道,踏实、勤奋与坚韧。套用这名医者访谈中的一句话“我不怕苦,不怕累,我能够多做,我也能够像患者一样感同身受,但请不要让我灰心”

    

     号外#医联“话青春”栏目正式开版咯~

     讲述医者最美的时光

     诠释医者青春的时光

     描绘曾经心中的太阳

     展望那抹未来的曙光

     #青春不老,故事常在#

     别犹豫,给自己青春留个美好的回忆吧,医联免费帮你提供分享平台

     投稿方式如下:

     方式一、关注医联官方微信:medlinker,回复投稿

     方式二、直接发送稿件至邮箱:shixuedan@medlinker.net

     录用有奖哦,而且包邮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即刻加入我们

     ↓↓↓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