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细数那些年我被拒过的SCI论文稿
2015/8/19 医学生

     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本文为毕永华博士投稿

     人总是习惯看到别人成功后的风光无限,却很少关心背后付出的努力和遭受的种种打击。发表SCI论文也是如此,成功发表的背后是一次次无情的拒稿,漫长的修稿,更有不幸者,论文拒稿后就夭折了,再也没机会发表。我本人遭到多次拒稿,在此分享悲伤的拒稿经历,谈谈个人心得,聊以慰藉正在饱受拒稿之苦的同伴们。

     最常见的拒稿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同样适用于SCI论文。接收发表的理由总是相似的,拒稿的理由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拒搞见于论文创新性不足,内容格式不符杂志要求,甚至英语写得不好等。

     最伤心的拒稿

     第一次拒稿往往是最令人伤心的,对我而言,这份伤心更为明显,那是满怀希望之后的一次沉重打击。硕博连读后毕业压力巨大,好不容易写出来了人生第一篇SCI论文手稿就投给《ANN VASC SURG》。审了三个多月后让我修稿,当时很激动并认真修完稿,再审了三个多月却无情拒搞了!回复了三条理由:实验太简单,缺乏创新性;没有长期随访结果(其实修稿时已经补充);英语写得差。也许,伤心的不是论文被拒,而是经过半年多的折腾,竟然得到如此神回复,还不如“秒拒”来得痛快!

     最权威的拒稿

     前段时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对中国的医疗改革评头论足,罗列出数条“教训”,指责中国医生缺乏职业精神。我认真阅读了原文,并迅速给杂志写了封信,试图发出中国人的声音!经过一个多月的审稿杂志回复,“通讯类文章接收数量极为有限”,“由于数量有限很多有价值的通信得不到发表”。这是我遭到的最权威杂志拒稿,虽“拒”尤荣。

     最遗憾的拒稿

     传统腹主动脉瘤模型存在自我修复现象,我采用血流动力学改变联合弹性蛋白酶建立新的模型,成功克服自我修复现象,论文写出来后投给了《Circulation》杂志,但没能接收。审稿人回复说我的实验没有做PCR、Western blot等分析,证据不足,可惜没有给我修稿的机会。

     后来结合实验发现,我对经典理论认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坏的”、“邪恶的”的观点提出质疑。推测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动脉瘤壁重塑中可能起“积极”作用,可能导致传统模型自我修复。我把这观点写成letter投给《Circulation》又遭到“秒拒”,理由是我所针对的论文已经超过了评论的时期,十分遗憾!

     最绝望的拒稿

     绝望,也许是失败的次数太多,看不到一丝希望。我写了一篇关于经兔耳缘静脉造影的论文已经拒稿了7、8次,循环相关的杂志觉得能投的都投了,都说创新性不足。每次投稿都要花很多时间,每次拒稿都是一次打击,令人身心皆疲。

     我的心得体会

     本质是话语权

     SCI论文的话语权在西方国家,我们发表SCI论文肯定没他们轻松,尤其想在顶级医学杂志发文。我那篇拒了N次的论文应该不至于一无是处,类似的论文老外就能发表,为啥我写出来的就贴上“创新不足”的标签?!很多已经发表出来的老外论文,我没觉得有多好,有价值或者多么创新,相反,我们有好多不错的论文老外却不认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能够发表对一个主权国家医疗改革评头论足的长篇大论,却容不下不足150字的letter,我想,杂志欠缺的应该不是“space”,而是包容和公正!

     拒稿是正常的

     有人说,“没有发表不了的论文,只有投不对的杂志”。这种说法就像形容天才是“1%灵感加上99%汗水”那样令人振奋,可现实是,我们多数人即便付出再多汗水也成不了天才。SCI论文拒稿是正常的,毕竟话语权在西方,论文发表不了也没什么,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认可与回报,不是吗?

     功夫用在平时

     论文是否能够发表,很在程度取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功夫用在平时”,把精力放在文献学习、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资料收集等方面,而不仅仅是论文写作这一个环节。“论文都是写出来的”,甚至打算“编出来”,都是极端错误的认识。如果大量参考外文,充分了解研究动态,设计出新颖的课题,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客观收集资料并分析,最后认真写作、总结出来的SCI论文,应该不难发表。

     减轻拒稿痛苦

     婚姻需要找到“对的人”才能长久幸福,要想减轻拒稿的痛苦,选对杂志很重要。阅读相似文献,可以借鉴别人类似的论文发表在哪些杂志,不至于投了不相关的杂志后遭到拒稿。通过Medsci(www.medsci.cn/sci/)、丁香通(http://journal.biomart.cn/)等可以充分了解杂志信息,尤其是丁香通提供杂志影响因子走势,就像股票曲线那样直观,而中国人发表论文数量统计,有利于判断杂志对我们论文的认同程度和接收的难易,如果杂志很少接收中国人论文,或者亚根子没接收过我们的论文,那就改投别的杂志吧,以免盲目投稿浪费时间和精力。

     此外,如同失恋的痛苦,往往需要开始新的恋情得以忘却一样。SCI论文投稿拒绝“一稿多投”,但可以“多稿齐投”,设想,如果你有一堆论文投出去了,有的接收了,有的发表了,有的在审稿,这种情况下遭到拒稿了,你还会那么心痛吗?多劳方能多得,不要在一篇论文上过于计较。

     投稿邮箱medics@foxmail.com让三十万医学生阅读您的文章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