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生遇上小诊所
2015/11/1 医学生

     门口有一小诊所,火爆程度超过了隔壁的小吃店、发廊、便利店。每每路过,国民看病比吃饭还积极的态度让一个属于医学生兼吃货的我不禁感叹。

     重阳佳节,我自感要化身为一枚太阳,外表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和炙热的体温,内部却被冰冻得瑟瑟发抖。于是,我在这家诊所门前驻足了,决定趁着满足参观的条件,深入了解,一探究竟。

     诊所门面不大,门槛上一“公用电话”的标牌让喜欢怀旧的我颇感怀念,这真是在小学毕业后就不易见到的稀物。不知道有一天手机丢了,还能不能找到这样能提供通讯工具的地方,毕竟问路人借手机已显得不现实。言归正传,诊所由一药房门面、一间诊室、一格配液间、一输液室和小仓库构成,不大但布局合理。一医一护,医生六十岁左右,慈眉善目;护士年纪与我一般,笑容可掬。我很难想象她俩人平时怎样应付这如此多的患者。

     一进门,我就发现了我要的答案。

     第一:快捷

     少了排队挂号、漫长侯诊、等待化验等一系列程序,进门的一句话和一个眼神,医生便知道是否有必要“特殊对待”。我汇报完自己的主诉和体温,伴着周围人群纷纷投来的异样目光,她眉头一紧,简单问了过敏史,便让护士立即做了皮试并让我选一病床躺下。片刻后,满脸皱纹但精神矍铄的她亲自携处方笺走到我床旁重新仔细询问了我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等,然后让护士执行医嘱。整个过程,她雷厉风行、一蹴而就、速战速决。

     第二:温暖

     问诊完后,老医生看了我床旁不知哪来的一瓶矿泉水,没等我说话,脸色一变,便给我上了一节医学常识课:发热嘛,就不要喝这些矿泉水了!要多喝些开水,流汗和小便能散发热量,降低体温,能把那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淡、带走,还能把发热消耗的水分补上……我忙点头称是,接着她走到旁边给我接了一杯温开水,提醒我小心烫后离开。越脆弱的时候越容易感动,所以我们往往能记住那个在痛苦时候给你温暖的人。一杯温开水和一颗暖心把我冰冻的心融化了一半,它的疗效不低于一剂良药。输液期间,她每每路过都会摸一下我的额头,询问我的感受。突然想起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的美国纽约东北部某湖畔,镌刻的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流传,熠熠闪光,让我铭记。

     第三:沟通

     小诊室人来人往,未曾间断。“陈医生,老毛病犯了,您给我拿两天的药。”“陈医生,我这两天胖了两斤,真闹心!”“医生,我这两天一到下午就发热,请您帮我看看。”有的进来带药,有的进来打个招呼,有的进来测量血压,有的进来询问病情……若要说这是医患关系,我觉更像曾经的街坊邻里。面对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在医学之路上的我们也备感无奈和心酸,客观的医疗环境、患者对医学知识的欠缺、对医疗工作的不了解、对医生的不信任成为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沟通的缺乏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所以,如何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如何让患者信任自己,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话让患者了解他的疾病和情况也是我学医路上必不可少的课题。

     第四:医术

     对老医生的医术我确实不甚了解,不敢妄加谈论,但她整齐而认真的门诊日志,以及对给患者所开药的耐心讲解,让我瞬时对她充满信任和依赖。在这条学医路上,打好基础是前提,吸取经验是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生不懈的学习以提高医术来应对同样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病毒。

     第五:质朴

     输完液后,我到外面卫生间回来之后才结算的费用。若是我肯定都会担心这人会不会一去不返,但她并没多问。拿起我的处方单,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算盘,开始拨动上面的珠子。看着这个算盘,我仿佛穿越了,回忆一下,对算盘的印象应该停留在小学二年级。那个时候一袋跳跳糖可以让我高兴一天;那个时候随便买一把梳子可以用到现在;那个时候扶起摔倒的老人不用担心被讹;那个时候忘带钥匙可以去隔壁邻居家找小伙伴;那时的数学课堂,老师让我们每人备一个算盘,虽然课后会被很多贪玩的男孩子拿去当滑板车……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相比上次在某公立医院的费用少了整整一半。我放回手里已准备好的钱,重新取了一些零钱递给面前的这位老者。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最初的那些誓言和信念不可改变。

     昏沉的脑袋重新装上满满的收获,我迈着轻盈许多的步伐走出诊室。街旁的路灯不再刺眼,而是温暖的照在我身上,继续伴我一路前行。

     作者:唐香倩

     投稿:medics@foxmail.com

     让三十万人阅读您的文章!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