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练手丨病例问答-第七期
2016/7/16 医学生

     患者,男,42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典型的坐骨神经受压体征,检查,小腿外侧及第1、2趾间背侧皮肤刺痛觉消失,并有伸趾肌力减弱,膝及踝反射正常。

     1.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推断为A. 腰2-3B. 腰3-4C. 腰4-5D. 腰5-骶1

     2. 定位最准确最经济的检查是A.腰椎X线片B. 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C. 腰椎椎管造影D. 腰椎磁共振扫描

     3. 下列手术方式正确的是A. 全椎盘切除椎间盘切除术B. 半椎盘切除椎间盘切除术C. 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术D. 经腹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男,55岁,昨天中午参加婚宴后下午开始腹痛,为持续性胀痛,牵涉到后背,伴恶心、呕吐。有胆囊结石病10年。查体:体温37.2 血压110/82mmHg,脉率108 呼吸24 Hb108,巩膜可疑黄染,上腹膨隆,全腹压痛,以左上腹为重,轻度肌紧张,肠鸣音1-2次/分。WBC11×10^9/L,N80% 血淀粉酶1500,尿淀粉酶2200,B超显示胆囊多发结石,总胆管宽0.8cm 胰腺增大,边界不清,胰周有积液。 1. 对该患者可能诊断是A. 上消化道穿孔B. 急性胆囊炎C. 急性胰腺炎D. 急性胆管炎

     2.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做得检查是A. 增强CTB. MRIC. 腹部平片D. 选择性血管造影

     3. 2周后,病情稳定,体温不高,CT见胰体尾部增强不均匀,小网膜囊10cm×8cm液性包块。此时需做的处理是A. 手术清创引流B. 腹腔穿刺引流C. 切除胆囊,总胆管探查引流D. 继续保守治疗,2个月后处理囊肿和胆道患者,男,60岁,乙肝肝硬化10年,曾间断黑便,进来出现轻度黄疸和少量腹水,2天前大量呕血。经用止血药和生长抑素及三腔二囊管压迫,血压稳定,脉率90mmHg Hb80g/L,在第24小时及48小时2次放松三腔二囊管牵引仍有出血。 1. 此时应考虑患者是A.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D. 溃疡病出血

     2. 对此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A. 急诊分流B. 急诊断流C. 经食管曲张静脉套扎D. TIPS病例问答-第六期答案与解析

     男性,46岁。饮酒后出现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4小时,呕吐两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急诊入院。查体:T37.8℃,P106 次/分,BP90/60mmH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上腹中偏左有压痛,局部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1‐2 次/分,下肢无水肿。

     1.答案:C.重症急性胰腺炎解析:中年男性患者饮酒后发现症状,呕吐不缓解,上腹中偏左有压痛,局部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可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

     2.答案:A. 腹水淀粉酶测定解析: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往往降低,但腹水淀粉酶肯定增高。

     3.答案:D. 皮下注射吗啡类止痛药解析:腹痛剧烈者可给哌替啶,不推荐应用吗啡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男性,35岁。支气管哮喘30年,再发咳嗽伴喘息3天,吸入沙丁胺醇症状稍改善,1天来喘息加重。查体:R32 次/分,端坐呼吸,大汗,语不成句,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心率126 次/分,有奇脉。

     1.答案:C. 动脉血气分析解析:重度支气管哮喘首先行血气分析检查,评价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2.答案:D. 限制液体入量(<2000ml/天)解析:治疗上行吸氧、糖皮质激素抗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

     3.答案:C. 机械通气解析:重症哮喘行上述治疗后病情不缓解要行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男性,56岁。3年来进行性加重劳累后心悸、气短,多次出现夜间睡眠中呼吸困难,需坐起后缓解。半年来感腹胀、食欲下降、尿少、下肢水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查体:P88 次/分,BP130/70mmHg,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前区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 次/分,心律不整,心音强弱不等,P2A2,心尖部可闻及3/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2.0cm,肝颈静脉反流征(+),下肢水肿(++)。

     1.答案:B. 心瓣膜病解析:患者表现呼吸困难坐起缓解,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有颈静脉怒张,且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确诊二尖瓣关闭不全。

     2.答案:B. 超声心动图解析: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3.答案:A. 心房颤动解析:房颤见于3/4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上期的题戳?病例问答-第六期你答对了吗?这期的题又是不是都会了呢?本期答案与解析,小编会在下期公布,敬请期待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