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容易答错和易混淆的临床知识点
2016/8/5 医学生

     临床易混淆知识点

     1.(混淆记忆)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 ——负后电位。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

     2.(混淆记忆)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通道开放有关,这种Na+通道属于——电压门控通道。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化学门控通道。

     3.(混淆记忆)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通过什么机制回收到肌质网终末池。——钙泵。

     ·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Na+内流和K+外流,通过什么机制得以恢复静息状态。——钠泵。

     ·细胞代谢所需的O2和所生产的CO2是通过什么渠道跨膜转运——脂质双分子层。

     4.(混淆记忆)

     ·正常成年女性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是——(3.5~5.0)× 1012个/L。

     ·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是——(4~10)×109个/L。

     ·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是——(100~300)×109个/L。

     5.(混淆记忆)

     ·血液凝固的实质是生成了——纤维蛋白。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白蛋白。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Na+。

     6.(混淆记忆)

     ·组织破损时,创面上血液发生的变化是——凝固。

     ·A型血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人的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凝集。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红细胞出现——叠连。

     7.(混淆记忆)

     ·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嗜碱粒细胞。

     ·参与生理止血多个环节的细胞是——血小板。

     8.(混淆记忆)

     ·可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是——QRS波群。

     ·可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的是——β波。

     ·可反映左右心室复极过程的是——T波。

     9.(混淆记忆)

     ·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最高的部位——窦房结。

     ·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房室交界。

     10.(混淆记忆)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右心房或胸腔大静脉内的血压称——中心静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11.(混淆记忆)

     ·测定肺换气效率较好的指标是——通气/血流比值。

     ·测定肺通气效率较好的指标是——时间肺活量。

     12.(混淆记忆)

     ·气体交换时肺泡内O2首先通过——肺泡表面液体层。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肺泡表面液体层。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胸膜腔内压的负值大小取决——肺回缩力。

     13.(混淆记忆)

     ·肺顺应性可作为反映何种阻力的指标——肺弹性阻力。

     ·在肺的非弹性阻力中,最主要的是——气道阻力。

     14.(混淆记忆)

     ·维生素B12的主要吸收部位——回肠。

     ·胆盐的主要吸收部位——回肠。

     ·内因子的产生部位——胃。

     15.(混淆记忆)

     ·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是——小肠的上部S细胞。

     ·分泌胃液中H+的细胞是——胃壁细胞。

     16.(混淆记忆)

     ·刺激促胰液素分泌最强的刺激因素是——盐酸。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是——盐酸。

     17.(混淆记忆)

     ·穿棉衣御寒主要是降低——对流散热。

     ·给高热患者用冰帽降温是通过增加——传导散热。

     ·给高热患者酒精擦浴是为了增加——蒸发散热。

     18.(混淆记忆)

     ·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抗利尿激素。

     ·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醛固酮。

     ·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管紧张素Ⅱ。

     19.(混淆记忆)

     ·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渗透性利尿。

     ·一次饮用大量清水导致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

     ·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引起——尿崩症。

     20.(混淆记忆)

     ·引起内脏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α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细胞膜上的受体是——N1受体。

     ·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β2受体。

     21.(混淆记忆)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局部电位。

     ·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

     ·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电位称——阈电位。

     22.(混淆记忆)

     ·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23.(混淆记忆)

     ·幼年期生长素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

     ·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黏液性水肿。

     24.(混淆记忆)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于——下丘脑。

     ·黄体生成素来源于——腺垂体。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源于——胎盘。

     25.(混淆记忆)

     ·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分子筛(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依据是——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280nm。

     ·盐析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小草从植物分割线

     26.(混淆记忆)

     ·肌红蛋白分子中主要的二维结构——α-螺旋。

     ·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是——S形。

     ·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稳定因素——氢键、盐键、疏水键和二硫键。

     27.(混淆记忆)

     ·转铁蛋白的主要功用是——运输铁。

     ·铜蓝蛋白的主要功用是——运输铜。

     ·α1-抗胰蛋白的主要功用是——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结合珠蛋白主要功用是——能与细胞外血红蛋白结合。

     28.(混淆记忆)

     ·DNA复性是指——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DNA变性是指——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Tm值是指——50%双链DNA变性时的温度。

     ·核酸杂交是指——不同的核酸链经变性处理,它们之间形成局部的双链。

     ·核酸探针是指——一小段核苷酸聚合体的单链,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来标记其末端或全链。

     29.(混淆记忆)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Km增大,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Km不变,Vmax减小。

     30.(混淆记忆)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FAD。

     ·苹果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

     ·GPT(或GOT)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含维生素B6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含维生素泛酸的辅酶是——HS-CoA。

     31.(混淆记忆)

     ·仅磷酸戊糖途径需要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糖酵解糖异生共同需要——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仅糖异生需要的——果糖双磷酸酶-1。

     ·仅糖酵解需要的——丙酮酸激酶。

     32.(混淆记忆)

     ·糖异生途径的限速酶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糖酵解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有——已糖激酶。

     ·调节三羧酸循环的最重要的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

     ·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肝脏有——葡萄糖-6-磷酸酶。

     33.(混淆记忆)

     ·胞液NADH经苹果酸穿梭机制可得——3分子ATP。

     ·还原当量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可得——2分子ATP。

     ·还原当量经NAD氧化呼吸链可得——3分子ATP。

     ·胞液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可得——2分子ATP。

     34.(混淆记忆)

     ·脂肪酸的β氧化在——线粒体基质。

     ·三羧酸循环的酶位于——线粒体基质。

     ·呼吸链多数成分位于——线粒体内膜。

     ·ATP合成部位在——线粒体内膜F1-F0复合体。

     35.(混淆记忆)

     ·催化三羧酸循环第一步反应的酶——柠檬酸合成酶。

     ·在三羧酸循环中既是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又是调节点的是——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在三羧酸环中是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但不是调节点——柠檬酸合成酶。

     36.(混淆记忆)

     ·合成FA的关键酶是——乙酰CoA羧化酶。

     ·合成酮体的关键酶——HMGCoA合成酶。

     ·酮体利用的关键酶是——琥珀酰CoA转硫酶。

     37.(混淆记忆)

     ·胆固醇的重要生理作用是合成某些活性物质的前体如——胆汁酸和维生素D。

     ·防止胆固醇析出形成胆道结石的重要原因是胆汁中含有——胆汁酸盐和磷脂酰胆碱。

     ·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睾丸酮在肝脏灭活的产物有——17-羟胆固醇和17-酮胆固醇。

     38.(混淆记忆)

     ·LDL——运送内源性Ch。

     ·VLDL——运送内源性TG。

     ·CM——运送外源性TG。

     ·HDL——蛋白质含量最高。

     ·HDL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39.(混淆记忆)

     ·氨在肝中合成尿素的主要中间物质——瓜氨酸和精氨酸。

     ·氨在血液中主要运输形式是——丙氨酸和谷氨酰胺。

     40.(混淆记忆)

     ·氨基酸的吸收通过——γ-谷氨酰基循环。

     ·SAM生成过程是——甲硫氨酸循环。

     ·NH3由肌肉向肝中运输是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骨骼与心肌细胞中的脱氨基方式——嘌呤核苷酸循环。

     41.(混淆记忆)

     ·γ-氨基丁酸的前体是——谷氨酸。

     ·组胺的前体是——组氨酸。

     ·精脒、精胺的前体是——鸟氨酸。

     ·5-羟色胺的前体是——色氨酸。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叶酸。

     42.(混淆记忆)

     ·参与辅酶A组成的维生素是——泛酸。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维生素PP。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6。

     43.(混淆记忆)

     ·次黄嘌呤类似物的药物是——别嘌呤醇。

     ·叶酸类似物抗代谢药物是——甲氨蝶呤。

     ·抑制CDP还原成dCDP的药物是——阿糖胞苷。

     44.(混淆记忆)

     ·糖原合成时形成活化的葡萄糖时消耗——UTP。

     ·细胞内合成氨基酰-tRNA时消耗——ATP。

     ·合成磷脂时,除消耗ATP外,还消耗——CTP。

     ·形成3′,5′-环化鸟苷酸时需要——GIP。

     45.(混淆记忆)

     ·直接分解产生尿酸的是——X。

     ·不存在于RNA中的碱基是——X。

     ·6-MP的结构类似物是——I。

     46.(混淆记忆)

     ·黄嘌呤氧化酶的产物为——尿酸。

     ·精氨酸可分解产生——尿素。

     ·嘧啶分解可产生——β氨基异丁酸。

     47.(混淆记忆)

     ·mRNA碱基插入或缺失可造成框移突变由于密码的——连续性。

     ·tRNA反密码第1位上的Ⅰ与mRNA密码第3位上的A、C、U均可配对,属于——摆动性。

     ·UGC、UGU可编码半胱氨酸属于密码的——简并性。

     48.(混淆记忆)

     ·肽链合成后经羟化生成的是——羟脯氨酸。

     ·由两个半胱氨酸的-SH基氧化生成的是——胱氨酸。

     49.(混淆记忆)

     ·可能是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是——酪氨酸蛋白激酶。

     ·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增强子结合蛋白。

     ·属于顺式元件的是——TATA盒。

     50.(混淆记忆)

     ·参与操纵子正调控的蛋白质因子——CAP。

     ·参与可阻遏的负调控与操纵基因结合的成分——辅阻遏蛋白。

     来源:网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