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他心爱的拖拉机「有故事的人」
2016/5/14 凤凰读书

     >>>> 人人都有故事,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194个故事

    

     前几天,我竟然梦见了父亲和他的拖拉机。那台拖拉机马力十足,冒着黑烟,突突突驮着父亲的背影走远了……

     父亲和他心爱的拖拉机

     作者:慕青

     拖拉机是一种农耕工具,可能现在很多人已描述不出拖拉机长什么样。不过在我的心里拖拉机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我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小山村,记事以来,村子里有自行车的家庭就很少,别说是拖拉机,然而我家却有一辆。

     家里的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柴油机,如第三套一元人民币上拖拉机的那种样式,需费力手摇才能发动,烟囱里冒着浓浓的黑烟,隆隆的声音都能震破耳朵。拖拉机后面带着一个笨笨的车斗。

     父亲是个拖拉机手,那会村子里都靠务农为生,一年四季都忙不停歇。这些忙碌的日子里,拖拉机是一个多么得力的助手。

     播种的时节,父亲就把车斗卸了,车头后面装上三角铧式铁犁来翻地;夏收的时节,又在车头后装上碌轴来碾压小麦;托运的时候,再把车斗给装上,来来回回,卸了装,装了卸。这个时候的父亲总是一顶麦秆色的草帽、一件白色的衬衫、一条灰色的裤子、一双黑布鞋,开着拖拉机不是在田里就是在麦场一圈又一圈,这个时候的父亲最闪耀。

     一直觉得父亲只要坐上拖拉机,整个人都气宇轩昂,光芒万丈,这时的他也最自信,是从骨子里透出的。

     每到农忙季节,几乎每晚都有人来家里找父亲帮忙,不是犁地翻地、碾压小麦,就是拉运庄稼。父亲有个小本子,专门记录这些信息,哪天是哪家的都要排好。农忙时节白天在家看不到父亲,晚上天黑透了,只要听到外面隆隆的声音,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虽说做这些活计事先有讲好报酬,如耕犁一亩地10-20块这样子,因为一个村子都是熟人,都是事后给钱,父亲虽有记账,可时间一长也不好意思上门要,对方不主动给也就不了了之;即使给的也多半会比当初说好的少。父亲善良敦厚,也不计较那么多,知道大家都挺困难能算的也就算了。

     因为这个母亲没少和父亲唠叨,其实母亲并不是小气,家里她掌管经济,负责几乎所有的开销;父亲一向对这个不敏感,只管挣了钱上交就好,时常不能准确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本就不宽松,加上我们姐弟三个都在上学,困难的时候连我们不到100块的学费都拿不出。除了农作物,这是唯一能给家里补贴的来源,然而时常是亏的,不说人工费,光是油费都贴了不少,父亲知道母亲的唠叨合情合理,所以每到这时就装作闷葫芦不出声,让母亲尽情发泄情绪。

     虽然母亲时常和父亲唠叨,可村子里谁家有困难、有需要,还是积极的让父亲去帮忙,知道母亲热心肠,刀子嘴豆腐心,父亲总是有恃无恐。

     冬季,父亲就趁着这个时段给别人拉运东西,挣点补贴家用。也好准备过年的花销。当然也有“公益”项目,如大年初二这天免费载客。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外婆家的村子和我们村是邻村,相隔5公里。村子里很多婶婶、阿姨和母亲一样都是从这个村子嫁过来的。所以年初一晚上不少人来我家打招呼,甚至几天前都已经打了招呼,要搭坐我家的拖拉机。

     年初二回娘家,这可是一件大事。这天清早天未亮,母亲和父亲就起来了。母亲负责做早饭再加上把我们从被窝叫起来,洗漱穿衣,北方的冬天很冷,我们都会被母亲裹得严严实实;父亲则负责发动拖拉机,因天冷的缘故,拖拉机很难被发动,得提早准备好滚水给发动机加热。吃好早饭,装好东西,父亲开着拖拉机在村子里转一圈,把该叫的人都叫上。车斗里摆着很多小板凳,大人坐着,小孩就被大人抱着,满满的一车人,虽是漏天的敞篷车,风呼呼的吹,大家却都乐呵呵的。现在看来那可是严重超载,父亲是老司机,开车的技术纯熟,从来没有出过一丁点儿事故。

     现在哪还有人愿意去坐拖拉机呢!

     家里的拖拉机年纪大了,总是生病,这时父亲就要当医生了。父亲对拖拉机的结构了解的一清二楚。一出故障,父亲肯定是亲自修,爬在车下面,我们就蹲在一旁给父亲递工具,所以从小就认识扳手、老虎钳、改锥、钳子等工具,也成为和小伙伴炫耀的资本。

     另一个和小伙伴炫耀的资本就是父亲自制的游泳圈。每到夏季,我总会缠着父亲,要一条拖拉机轮胎里的里胎,让父亲给充好气,拿着当游泳圈用,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水游泳,一群人围着这个别样的游泳圈,玩的不亦乐乎。

     拖拉机出故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母亲多次说把拖拉机卖了,卖了还省心!不过父亲都没有同意,依旧饶有耐心的维修,那会年纪小也不太能理解父亲的行为。当长大后才明白,它对于父亲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伙伴,一个朋友,更是父亲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开拖拉机,父亲没什么其他爱好!

     直到我大学期间的一年,记得应该是2010年,有次和父亲通电话,父亲告诉我他把拖拉机卖了,卖了5000块,我以为是母亲的缘故,然而却是父亲主动卖的,很惊讶!之前也有其他人主动上门要买的,父亲都没有同意。现在怎么就舍得卖了呢,我问父亲理由,父亲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留着也没什么用了。

     父亲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可我知道父亲心里是经过挣扎的,一句“没什么用了”,饱含了多少不舍,就好比女儿长大,迟早有一天会出嫁,不舍得也得放手。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子里的人也相继的买了车,或摩托车或面包车或小汽车,已经不再有人愿意买拖拉机,老式的拖拉机也退出了它的舞台。

     决心卖的时候,父亲每天都会把拖拉机清洗一遍,我知道并不是为了增加筹码,只是想和老朋友做个最后的告别。

     那一年春节回家,看到家门口不再有停着的拖拉机,心里升起一种失落。到那时才明白不仅仅对父亲来说是朋友,对我来说也是朋友,一个特别的朋友。

     和拖拉机唯一的一张合影是小时候,有次照相的人来到村子,母亲让我们姐弟三个坐在拖拉机上给拍了一张,这张照片至今保存在家里的相簿里。

     之后大伯家一辆二手的摩托车给了父亲,由于多年开拖拉机的缘故,触类旁通,父亲很快就学会了。也算是没有丢掉多年的技能,对老朋友的纪念。

     本想着我们毕业稳定下来,家里经济条件好起来后买一辆小汽车,让父亲来开,可是不幸骤然降临。2011年的冬天,因为一起车祸,父亲突然离开了我们。

     前几天,我竟然梦见了父亲和他的拖拉机。那台拖拉机马力十足,冒着黑烟,突突突驮着父亲的背影走远了……父亲在天堂不会孤独了。

     投稿时间:2016年04月2日

     作品版权归属作者,转载请注明来源:有故事的人

     本文责编:丁奇高(dqg1963371200)

     慕青有故事的人一个喜欢文字、喜欢看书的平常姑娘,热爱生活,乐于分享,愿意倾听,一直在努力着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个人公众号:muqingzy

    

    

    有故事的人 | ifengstory

     人人都有故事——“有故事的人”是华人世界知名阅读品牌凤凰读书(ifengbook)旗下故事平台。我们鼓励所有人写出自己所知(几乎所有题材)的故事,来投稿。

     5月份,关于“青春期故事或舌尖上的自己”的主题故事征稿正在进行中……

    

    请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故事的人

     主编:严彬(微信niaasai)

     投稿邮箱:istory2016@163.com

     (接受包括大型征文、剧本征集等项目合作,以及其他与故事、讲述有关的合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凤凰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