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笔记:如何引导孩子走出【悲伤情绪】?
2016/5/29 维他蜜
在上次的分享会,我们谈到幼儿六大情绪觉察与辨别:愤怒、悲伤、开心、恐惧、厌恶、惊恐。
上周主讲的是“愤怒、生气”这个情绪。从情绪的觉察辨识、表达、理解、调节等4个情绪维度来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得出情绪处理的方法。(点击“阅读原文”,前往查看)
今天,以《爷爷变成幽灵》这本绘本为主轴,并搭配另外3本绘本,来聊聊“悲伤”这个情绪。
对于孩子掉眼泪,家长会变得暴躁和焦急,不知该如何处理小孩在一直哭的状况。更多的原因是家长不知道孩子流眼泪的原因。
悲伤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处理好,成年后会造成心理疾病,比如抑郁、创伤症候群。小时候没有做好情绪处理,孩子带着这些情绪成长,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个人行为、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



从《爷爷变成幽灵》,看死亡教育

“死亡”其实是一个让家长很敏感的话题,所以我们在挑选绘本的时候应该更加谨慎。
大概在孩子4到5岁的时候就可以慢慢给孩子讲什么是死亡,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理解死亡的效果会比较显著。
今天的绘本《爷爷变成幽灵了》就是介绍怎样和孩子解释爷爷去世了。


小主人公代表着黑暗走向光明生命走向灿烂,而爷爷是从生命走向死亡。



▲妈妈与爸爸用自己的理解对艾斯本解释爷爷的死亡
家长陪孩子阅读到这里时,可以通过反问孩子什么是死亡,来知道孩子对死亡的定义。

▲艾斯本觉得爷爷变成了幽灵。


失眠、疲倦、疼痛、生气、焦虑等问题在找不到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情绪导致的。

绘本中艾斯本回忆爷爷的文字描述,其实是艾斯本的焦虑。



从《爷爷变成幽灵》,
看家庭的“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的方法:1.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方法2.情绪需用语言表达其实家长要做的只需要确认孩子当下的情绪,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爷爷终于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事情,于是很郑重的跟艾斯本说:我忘记了跟你说再见,我的小艾斯本。

很多孩子其实是有意识的,我们要尊重孩子,我们如果没有很正式和孩子讨论“死亡”这件事情的话,孩子是很难释怀的。

丹麦著名作家金·弗珀兹·艾克松说过:我们要正视死亡,我们需要给孩子告别。

我们在说悲伤和死亡的时候多半是和回忆有关。一是因为情绪本来就和记忆有关,二是和死者告别时我们用回忆来把伤心转换成怀念和敬畏。
把对方曾给自己的爱转换成能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的力量,成为像他一样也去给别人爱。
所以在跟孩子聊到死亡的时候,要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策略让孩子进行告别,比如通过记忆怀念曾经的事,通过挂照片等等方式。
案例
以前我碰到一个小朋友,他养了一只蚕,有一天蚕死了,妈妈把他丢掉了。他不让妈妈去再买一只,而是就要非原来那一只。最后两个人都不开心。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小孩,没有让小朋友和他的蚕告别。家长其实可以陪伴孩子进行处理,安慰孩子的情绪,征询孩子的意见。孩子通过告别就在是释怀。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执拗的敏感期。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敏感期。这个过程会帮助孩子的同理心的发展。



死亡教育,
实际上是关于“爱”的教育


《长大要做个好爷爷》非常著名,小小熊参与了爷爷的死亡过程。人慢慢变老的过程,也是通过回忆再想起和爷爷一起做过的事情,也和爷爷对话。一直保留了和爷爷美好回忆。 
《獾的礼物》獾梦见自己在隧道其实是因为獾就处在弥留状态。獾死亡的季节是在冬天,春天时,大家就聚在一起怀念獾。 
《长大》中爷爷说过生命就像一件礼物不能浪费啊。
獾也提到礼物,这个珍贵的礼物是生命,是爱。
每个人的礼物都不一样,但礼物后的爱都是一样的。我们从亲人哪儿也会获得很多爱的礼物,我们失去了什么也会获得什么,我们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是都可以一代传一代的。



悲伤情绪的解除办法:相信和陪伴,让情绪释放

最后一本是年龄段较小的孩子适合阅读的绘本《爱哭的猫头鹰》。

爱哭的猫头鹰容易让孩子想到自己,当小朋友哭泣的时候你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帮助他,都没有用,最后猫头鹰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哭。 小朋友常常哭到一半就忘记了,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真的忘记,我们要帮助孩子释然,要陪伴他相信他。 在华人的教育里:男儿有泪不轻弹,当小男孩哭泣的时候常常会反问他为什么哭泣。而小女孩哭泣时我们会抱有特别的同理心。
我们在性别和悲伤处理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态度,而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应该让他先静静的哭一会,等待自己的情绪释放。你要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冷静等到他觉的不难过的时候再来找我们。
我们跟孩子这一辈子生命都共同交织着,通过绘本我们把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诠释都传递给孩子。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情绪的关心觉察,也会让孩子有自己的方法去调适自己。
本次微课笔记分享到此结束。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上期【情绪管理(生气篇)】微课笔记;
回复“主题绘本”可查看往期微课精彩内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维他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