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伏喽!夏秋之交,这些要注意
2016/8/26 中国养生健康网

今天,“三伏天”结束,暑去凉来,秋意渐起。专家提示,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此时节切忌“乱穿衣”,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夏秋之交还需注意哪些?
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
支招:夏秋之交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泠水澡、久吹空调。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支招:夏末初秋,抵抗力较弱人群,在消暑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支招: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饮食忌油腻;戒烟少酒。
秋燥
秋季气候干燥,人易患“秋燥”,表现为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干咳无痰等。
支招:日常生活中应多喝水,尤其是加盐或蜂蜜的白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通风。
虽然天气还热,但入秋后天气干燥,可能会引起喉咙干痛。一碗清甜爽口的糖水想必是极好的!外面买的又贵,又不安心,不如自己动手DIY!9种清凉易学的糖水,解渴又养生!为家人做起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谢谢!
商业合作请联系QQ:3076562259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养生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