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 献血有害身体健康吗?
2015/2/2 丁香医生

    

     由于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无偿献血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总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看到「老医生」的良心直白,宣传献血有害身体健康,或者又有「业内人士」直斥血站暴利。

     网上对于这些谣言的驳斥,我在这里不想赘述。今天,只是想跟大家平心静气地讲讲,关于献血这件事的另一些「真相」。

     献血有益身体健康么?

     理论上,献血有可能对健康有益,因为失血可以促进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是,现实中尚没有充分且有说服力的研究文献来支撑这个说法。

     目前,依据我国规定,无偿献血一般是有两种规格,即 200 毫升和 400 毫升,而且两次献血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多数人一次仅献 200 毫升,而这个量不足体内血液的 5%。一个正常健康女性六个月的月经量(大约 200~300 毫升)都比这个多,健康人体可以轻松的进行代偿,甚至都不一定会动员肝、脾中的血液。

     根据庄文等人《献血 400 ml 后献血者血液学指标观察》的研究,在献血 400 毫升后的自身比较中,除总蛋白有所上升之外,其它的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很难说献血后人是更加健康了——当然,也不能说是更不健康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献血之前的疾病筛查还是有用的,对于人们了解自身某些传染病的感染情况很有帮助。

     献血后有不良反应吗?

     不良反应的确存在,但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却跟献出的血液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张爱钦等人的《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一文,献血后的不良反应包括晕针、疲劳、精神紧张等,其中精神紧张占了绝大多数(95.5%)。究其缘由,往往是因为初次献血太过紧张了,过于惶恐焦虑。

     另外也出现过,有人把献血当成体检,空着肚子就过来了,然后再献血就饿晕了的情况。

    

     献血后可以无偿用血吗?

     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确可以无偿用血,而且除了献血者本人,献血者的直系亲属也有很优惠的措施。

     但是,用血费用报销的程序相当繁琐,而这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以我在网上发现的某市用血报销程序为例,在献血者办理报销手续所需材料包括:

     1. 《无偿献血证》(原件);

     2. 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 医疗机构正式用血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4. 用血一日清单(需盖医院公章)或医院输血证明(含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用血日期、用血者姓名)(原件);

     5. 如有医保或新农合报销的需提供其处已报销比例依据(原件及复印件)。

     假如是为直系亲人报销的话,则要直系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共用户口薄、结婚证、新生儿出生证明或公安机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献血者报销自己的费用,要走的流程如下:

    

     也就是说,一个献了血的公民,至少需要带着 5 份原件,4 份复印件,跑 3 个地方,才有可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权利。

     献血的最大益处

     本人从医这几年,献血已经达到 800 毫升,每每想到这些血液或许成为了某些家庭的救命稻草,总是非常欣慰。

     这是献血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责任编辑:丁若水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血库的血总是在告急,医院用血也十分紧张,于是催生出「血头」这样的不法分子。立即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血头」,是趁火打劫还是雪中送炭?》

     丁香

     医生

     「能打败谣言的,永远只有真相」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