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口腔也会大塞车!
2015/2/10 丁香医生

    

     很多人小时候都肿过腮帮子,这病在我家乡俗称「猪头风」,学名叫「流行性腮腺炎」。如果你得这病时,年龄足够大,还能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么你一定不会忘记,除了腮腺炎的典型特征外,还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表现:进食时疼痛加剧,吞咽困难,不敢吃饭。这病得过一次可以终身免疫,可是有些人成年后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吃饭时腮帮子就会肿痛,这又是怎么回事?

     嘴里也会长结石?

     「腮帮子肿痛」是一个症状,代表了很多可能性。

     大多数情形下,这种症状可以自己恢复,于是很多人也没在意,因为腮帮子肿一阵子后就没事儿了。但少数比较严重的情况,无法自行恢复,于是这种肿痛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恶性循环,这时,就该去医院查个究竟了。

     腮帮子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唾液腺结石病。此病最常见于中青年,国内患病率尚无统计数据,国外的调查结果在 0.45% - 1%。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吃东西,腮帮子那一片就有胀感或疼痛,有时甚至会鼓出来,但吃完后数十分钟又会慢慢好转;偶尔身体疲劳虚弱时,那个地方会突然变得又肿又烫又痛,严重时还会发起烧来。

     时间久了,唾液腺会变得像个松松垮垮的水囊,变成各式细菌的「俱乐部」,最后逐渐丧失自身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分泌口水了。

    

     口水除了用来「喷」还有很多用处

     要说腮帮子肿痛的原理,得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嘴里的口水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人耳前的两颊各有一个绿豆饼大小的唾液腺,叫腮腺;舌根底下两边也各有一个栗子大小的,叫下颌下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生产口水,并且通过各自的管道把口水从两侧巴掌肉上和舌头下的小开口排进嘴里。

     每天都有能装满一瓶大可乐(1 - 1.5 升)的口水从唾液腺出发,经过数厘米长的导管赶赴口腔。

     口水做得都是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工作:它要负责让嘴巴里头湿哒哒的,保护娇嫩的黏膜;还要给牙齿们揉揉肩捶捶腿,修复进食酸性物后留下的轻微损伤;同时又要教育嘴里那些不识相的细菌们;最后,溶解食物形成味觉,完成一次「舌尖上的中国」。

     口腔里的大塞车

     唾液腺结石病的原理说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水管堵了,让口水给憋得疼。

     唾液腺导管就是那条倒霉的水管。除了少数特别巧合的情况,比如鱼刺插进去堵住了,大多数堵塞原因正如此病的名称所描述的,就是在导管里头慢慢沉积形成了结石。

     进食时,唾液腺导管的口水流量会暴增到平时的数十倍,所以通常这条单行线上出了任何小意外,后头都会堵塞。当导管里偶然进了异物或者生了结石,导致某段变得特别狭窄的时候,一众口水犹如赶赴高考,千军万马想挤过独木桥,自然就大塞车了。

     但是,只要你吃得开心,唾液腺收到的神经信号一律都是「好吃我还要」。

     无论前头堵成什么样,他只管玩命地把口水往外送。就这样,前头的口水出不去,后面的还不断涌进来,整个导管系统里就胀起来了。

     这时,大多数患者都能感到明显的胀痛感,有些唾液腺甚至可以肿到像半个鸡蛋那么大。

     饭后数十分钟,导管内的交通重新恢复秩序,唾液腺的肿痛才会逐渐消散。

    

     违章逆行后的「连环车祸」

     唾液腺导管挺不容易的,因为这条单行线通向的是口腔这个外来人员成分最复杂的地区。总有那么一小撮细菌想要逆流而上顶风作案,进到唾液腺里头瞧个究竟。

     不过,正常情况下细菌一进导管立马就会被汹涌的口水给冲出来。那什么时候细菌才能有机会呢?

     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种是刚才讲的,导管堵了的时候,不管是高峰还是闲时,不管上游堵成什么样,总之下游车辆寥寥可数,细菌就可以轻易进入。

     另一种情况是口水变质了,变得黏糊糊慢吞吞的,细菌很容易就能混进去「逆流而上」。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当唾液腺遭到某些打击时,可能包括老化、疾病、药物、放射线等,口水的产量大幅减少,这时稀疏的流量对逆向行驶的细菌就谈不上什么阻碍了。

     当细菌摸进唾液腺,就是腮帮子肿痛的进阶版了。这时候的肿痛就不像之前那种阻塞高压造成的单纯物理性胀痛了,而是感染后细胞受伤产生的炎症性肿痛。两者间的区别,简直就是交通违章和连环车祸的差距。

     口腔疾病有个特点,就是往往都是「多了什么」或「少了什么」导致发病,所以很多时候,药物治疗是无能为力的,需要通过物理手段去治疗。唾液腺结石病就是「导管里多了点东西」,在细菌急性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控制只是「治标」,把堵塞的原因给纠正了才是「治本」的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费菲

     配图来源:shutterstock.com

     要细究口腔问题,那学问可多了。比如你知道怎么除口臭吗?立即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医生教你除口臭》。

     丁香

     医生

     「长在嘴里,疼在心里」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