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怎么吃?
2015/3/19 丁香医生

     生活中,这里那里有点疼常常是难免的,有些人明确知道疼痛原因的可能就会选择在药房买一些非处方(OTC)的止痛药。这些药物的药效比较确定,不良反应少见或轻微,没有处方,也能够获得。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 OTC 止痛药呢?

    

     生活中常见的疼痛以及处理

     头痛

     头痛的病因有很多,一般来说都是暂时性的。偶尔头痛可以使用扑热息痛或者布洛芬。安静、黑暗的房间也有助于缓解头痛。

     如果头痛的非常频繁,或者逐渐恶化,或伴有其他症状(发烧,无力等),就应该去看看医生了。

     如果从来没有头痛但是 50 岁以后出现突发的头痛,或者如果头痛非常剧烈而且突发,应该立即就医。

     肌肉酸痛

     一般来说肌肉酸痛是伴随感冒或者其他急性病毒性疾病而来。如果有需要,吃扑热息痛和布洛芬都可以。而我们大部分的复方感冒药中都可能含有这两个成分之一,服用时请注意不要重复用药,导致超过安全剂量而带来的副作用。

     如果是锻炼了之后肌肉酸痛,一般不需要吃药会自行缓解。

     痛经

     NSAIDs 对痛经的效果要好于扑热息痛,而且痛经一般是周期性的,每次持续时间不长。健康的女性可以安全使用。另外,热水袋也会让人觉得疼痛有所缓解,所以可以两者结合使用。

     牙痛(←点击查看文章)

     牙痛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牙神经被挤压在较小的牙髓腔密闭空间里,而炎症的液体体积增大带来的高压产生的疼痛。止痛药无法抵达牙髓腔内发挥作用,所以牙痛不推荐用药,建议尽早治疗。

     腹疼

     由于腹部器官众多,腹痛的机制与病因有很大差别,涉及到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的疾病,建议不要服用止痛药,及时就诊。

     常用止痛药的优缺点

     虽然止痛药琳琅满目,但是实际上不用处方能够买到的主要集中在两种:扑热息痛,也叫「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是 NSAIDs。

     后者是一大类药物,包括最常见的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都不属于鸦片类或者麻醉药类的止痛药,因此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但不同的药物还是各有优缺点和风险。

     扑热息痛,要注意肝(←点击查看文章)

     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是广泛使用的退烧、止痛药物,一般来说遵循说明书使用的时候,风险相对较小。不过一旦使用过量,那么有可能伤害肝脏,甚至造成急性肝衰,导致需要肝移植甚至死亡。因此,如果有肝功能障碍、患有肝炎、肝硬化或者其他肝病的话要慎用。如果经常饮酒,也要慎用,特别强调使用扑热息痛的时候不要喝酒!

     即使没有这些增加风险的因素,正常人使用时也一定不要超过说明书列出的每天最高剂量。一般来说对于成人是 4 克/天(美国的品牌泰诺最近更改说明书,把最高剂量降低到了 3 克/天,不过其他制造商依然维持在 4 克)。对于儿童,一定要根据体重给药。老年人(65 岁以上)由于肝功能可能减退,应控制在 2.5-3 克/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最高剂量包括所有扑热息痛的来源,特别要注意它可能使用不同的名字,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它存在于各种单方和复方的止痛药和感冒药中,因此使用 OTC 的药物一定不能只看商品名,要看看其中究竟含有什么药物,以防无意中吃过量。

     大部分由于扑热息痛导致的急性肝衰是由于无意中吃了超过一种含有扑热息痛的药物而造成的。比如因为关节痛而吃扑热息痛,又感冒了所以吃了感冒药,却不知道其中也含有扑热息痛。所以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很重要。注意了这一点,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NSAIDs,谨慎胃肠出血

     NSAIDs 也是广泛使用的退热、止痛、消炎药。NSAIDs 的止痛效果一般要比扑热息痛好,尤其是由于炎症导致的疼痛。不过,使用 NSAIDs 的风险也要高一些。总体来讲,NSAIDs 都有增加胃肠出血的风险。这是由于这类药物会增加胃酸分泌,同时减少胃粘膜的保护。

     有过胃肠溃疡史,或者本来就有反酸、烧心症状的人应该避免使用,或者要和降酸药物同时使用。有严重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的病人也要慎用 NSAIDs,因为这类药物会导致血压升高。不过也不必过于顾虑,对于没有严重心脏病并且血压控制住了的高血压患者,NSAIDs 还是可以使用的。

     另一个长期使用 NSAIDs 的风险是肾毒性,因此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避免使用。此外,NSAIDs 还有增加流血风险的可能,因此任何急性出血风险的患者都要尽量避免,比如脑溢血、急性的胃肠出血、胃肠溃疡,或者同时在吃华法林等。

     值得提醒的是, NSAIDs 中的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剂量和用于退热止痛的剂量是不同的,前者这个应用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

    

     超过10天,及时就诊

     对于所有的疼痛来说,首先应该考虑尝试非药物手段,因为风险小。需要使用 OTC 药物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指导使用。如果患有严重疾病,谨慎起见应该咨询医生。使用时,尽可能低剂量、短期使用。不论是哪里疼,如果疼痛超过 10 天,应该去看医生以免有更严重的问题。

     特别提醒患有肝病、肾病、胃肠溃疡、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比如华发林)和每天过量饮酒的患者。不要自己选择使用 OTC 止痛药。

     责任编辑:费菲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除了止疼药还有什么家里应该备的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专业药师给您推荐的居家常备非处方药。

     丁香

     医生

     「我是你的私人健康顾问」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