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脚气」怎么办?
2015/3/25 丁香医生

——得了「脚气」怎么办?
——快用某某药!
似乎从我记事起,电视上就常常在播这样的广告,直白且朗朗上口。而现在作为皮肤科医生的我,不得不臆测由于这个语焉不详的广告,经久不息,传播之广,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不断地有人问我:我得了「脚气」怎么办?
同学,您得先弄清楚您得的到底是不是「脚气」了!
「脚气」≠ 脚臭

脚臭又称足部异味,多由手足多汗症引起。
1. 青春期的生理性手足多汗症:与其他部位的汗腺相比,手足部位的汗腺不仅更为丰富,而且更易受性激素、交感神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由于第二性特征的发育,性激素大幅升高,而升高的性激素会使汗腺长期处于一个高分泌的状态,这种类型的足部异味通常能在青春期结束后逐步地自行缓解。
2. 先天交感神经失调的手足多汗症:当我们情绪激动、紧张、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我们的手心和脚底都有可能分泌更多的汗液,而在先天交感神经失调的手足多汗症患者们身上,这种情况就会更为明显。
光是过多的汗液本身不足以引起异味,汗液本身是无味的,只有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才会产生异味。我们的手心就没有脚丫子味。而足部不如双手常得清洗,并且在出汗后,潮湿的足部环境,更适宜细菌的生长,细菌生长旺盛又会进一步加剧足部异味。
综上所述,去除足部异味只需要勤清洁即可,洗去皮肤表面过多的杂菌,就能不让它们分解出异味来。如果汗腺分泌实在太过旺盛,洗都洗不及,也可以酌情使用一些止汗露。
「脚气」≠ 脚气病
脚气病是因食物中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消化、神经和循环系统,有时也有一些足部症状。而脚气,又名足癣,是一种皮肤病。
脚气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在他的著作《千金要方》中提到此病曰:「自永嘉南度(渡),衣缨人士,多有得者。」意思是说自从晋怀帝时期中原战乱,民众逃往南方地区居住后,大家都从吃面改为吃大米,尤其纨绔子弟,吃的都是精大米,很少吃粗粮,那些达官贵人就有不少得上了脚气病。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精大米中缺乏粗粮里所富含的维生素 B1,所以光吃精大米不吃粗粮,就造成了营养不全面。
你也许疑惑营养不良为何要起一个如此混淆视听的名字作为病名。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B1 的病人们在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特异性的双足对称性麻痹、小腿腓肠肌疼痛和双下肢水肿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出现在脚上,故得此名。
而维生素 B1 正是脚气病的特效药。
「脚气」= 足癣
「脚气」一词,是作为足癣的俗称而存在的。
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没有之一。它可以表现为足跟的角质增厚、脱屑、小红丘疹,也可以表现为足趾间的脱皮、渗液,它通常伴随一定程度的瘙痒,使人烦恼。
而它之所以如此常见,是由于它会传染。它可以通过共用浴具、拖鞋等途径传播,在拖鞋混穿的家庭里,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脚痒」的情况。假如置之不理,时间长了,也有可能蔓延到趾甲上,形成甲癣;假如患者卫生习惯不好,抠完脚不洗手,它也可以蔓延到手上,变成手癣;假如患者将袜子与其他衣物一起混洗而没有加入衣物消毒剂,它也可以通过纺织品进而播散到身体的其他地方,造成股癣、体癣等症。
癣药膏正是为治疗足癣这样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而存在的。
那么,得了「脚气」怎么办?
首选皮肤科挂号就医。

很多人分不清这几种「脚气」。而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有各种号称可治「脚气」的牛皮癣,大小网站边边角角也有各种治疗「脚气」的弹窗。我的患者中就有不少人听信这些流言,自行购药,直到怎么治都治不好,才来问医生。他们之中,有的人拿着癣药膏问我这个能不能治他的脚臭,有的人拿着维生素 B1 问我这个能不能治他的脚癣,误解之多令人哭笑不得。
一个俗称,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致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都完全不同的三个疾病,假如不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医生,妄图自诊自治,作为「基础」的诊断都出了差错,建立其上的治疗的「大厦」又会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责任编辑:海棠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说完脚气,我们再来点小清新的,说说大小便吧。你知道大小便里蕴含着健康知识吗?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立即阅读《请回头看它们最后一眼:通过大小便进行健康自检》。
丁香
医生
「有脚气,去医院」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