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三伏贴
2015/7/13 丁香医生

    

     2014 年丁香医生发表了我一篇关于「三伏贴」的文章,我在文章的末尾指出,「想必明年的三伏天中医院里也依然会热闹如昔吧,诸君若不信的话,我们且立此存照拭目以待,明年的三伏天再见。」

     我预料之中的情形在今年如期上演,还出现了我不曾预料到的新变化——各地在七月初就已经开始通过媒体宣传「三伏贴」了,同一时间,还新增了伏前 10 天先贴「适应贴」「加强贴」等的说法。

     「三伏贴」到底是什么?

     随便搜索「三伏贴」的信息,最常见的,就是「冬病夏治」理论。

     因为「冬病夏治」涉及的范畴甚多,无法逐个分析,因此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的「止咳贴」为例,看看这个所谓「冬病夏治」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该贴的原理说:

     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内病外治理论和经络传导治疗原理,结合远红外线光波技术和适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因素作用,研制成功的一种外用贴剂。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统一体,经络是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通路。激活细胞组织,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机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这一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土洋结合说辞,还真能把外行唬得一愣一愣的,实则中不中西不西,任何有过起码医学训练和科学常识的人都会对这一「原理」嗤之以鼻,不过是新时代的「巫术」罢了。

     怎样评判「三伏贴」有用否?

     但无论怎样的变化说辞,最基本的道理还是一样的,「冬病夏治」也好,「冬病冬防」也好,「伏前加强」也好,证据呢?

     我说的证据,当然是符合循证医学原理的可靠的证据,而非某个人的具体感受或评价,很多读者可能会说,这是属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治疗方法,干嘛要用现代医学体系的标准来评价呢?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数学、物理和化学,但并不存在中数学、中物理和中化学,但在疾病治疗方面,为什么不少中国人却坚信咱们有一套不同于所谓西方医学(实为现代医学的谬称)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评判标准呢?

     证据一:没有入选治疗指南

     查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治疗指南》,在其治疗部分非但没有这个「止咳贴」的半点儿影子,就是连中医药的部分也踪迹不见,倘若「冬病夏治」的方法真如某些所谓专家所言的「疗效显著」,何以在这个权威的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指南中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呢?

     证据二:咳嗽有时是自限过程

     有部分家长觉得有效,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咳嗽这种症状本身在一些时候呈自限性经过,有不治而愈的可能。

     自愈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恰好在这段时间里应用了某种方法,患者就很可能把咳嗽的自愈(或仅仅是好转)归功于三伏贴的神奇。

     某位中医科博士曾言,「一般而言, 连续治疗 3~5 年后,机体的抵抗力就能得到较大提高,冬病的发生会明显减少」。可问题是,如果是孩子在几年之后,本来也是由幼儿到童年至青春期的发育过程,这期间即使不用任何药物,其总体发病率也是逐年走低的。

     证据三:安慰剂效应

     不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精神理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即使对这类病人使用并无实际疗效的安慰剂,其「疗效」亦可达 10%~30%,某些得到病人高度信赖的医生,使用安慰剂甚至能达到 50%~80% 的疗效。

     为了屏蔽掉这种安慰剂效应,在现代药物研制的过程,科研人员会采用设立对照组和使用盲法消除可能造成的偏倚。

     在一个经过细心设计的临床试验方案里,病人被分为几个小组,并同时开始接受治疗,每一组的病人应该患有同样的疾病,并且病情的严重程度、发展阶段和身体状况也基本相似。为消除人为的试验误差,除资料分析人员外,医生和受试的病人均不知道服用的是新药还是安慰剂。真正有成效的药物会脱颖而出,帮助医生治疗病人。

     只有经过这个检验过程的药品或治疗方式,才能称得上可靠。

     证据四:不考虑纬度全国通用?

     止咳贴有言:

     用于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每年农历「三伏天」的头伏、二伏、三伏;冬病冬防的「三九贴」,每年农历「三九天」的一九、二九、三九。

     这难道说无论南北半球维度高低、无论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如何都必须在相同的日子贴?过了这几天再贴就不中?贴膏药还得看黄历选吉日?听说过看病挑医院挑专家的,这为了治疗效果而挑日子,实属闹剧。

     以改善整个人体的抗病机能为目的,比如像规律饮食锻炼身体这类基本的措施,何需挑什么春夏秋冬!

     这不禁让我想到鲁迅文章中,为其父看病的中医要他寻找原配对儿的蟋蟀,还有些传说认为某种药材的采割,必须在某月的月圆之夜,采药人需以棉布包鞋底,勿使脚步的响动惊了药性,更需以极快之刀割取,否则走了「元神」药效不佳……

     凡此种种,实乃故弄玄虚,无非是为了增强病者心理暗示的效果。

     请相信科学

     玄妙和神秘的医学方式并非中国特有。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深深地相信星座会影响到体液的平衡,因此描绘对应星座系统的器官图解,就成了当时医生的参考工具;

     美索不达米亚最古的医神是月神,掌管草药的生长,因此有些药物只能在月光下采集。

     随着近代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出现,其他民族传统医学中的种种荒谬逐渐被抛弃。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专业知识的匮乏使病人不具备对药物的选择能力,与各类消费群体相比,作为药品的直接「消费者」的病人显然处于劣势。

     前面提到的止咳贴在中国虽有合法的批号,但其治疗效果一直没有得到主流医学界的认可,部分医院大打「冬病夏治」的牌,无非是利用了多数民众的无知和国内政策上的保护罢了,试问包括止咳贴在内的任何「冬病夏治」的手段,有任何一种可通过严格的循证医学检验么?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越神奇 = 越有效。类似「三伏贴」这种有意无意的骗局而今仍在继续,恰是因为这个缘故。

     责任编辑:猫羯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推荐阅读:更多「神奇故事」的真相,尽在「阅读原文」里。

     丁香医生

     身体上的问题 来问丁香医生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