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胖了还管不住嘴,咋回事儿?
2015/7/23 丁香医生

寒冷的季节,吃着麻辣火锅,喝着碳酸汽水,那感觉真是爽;
炎炎的夏日,大口吃着冰淇淋才够尽兴;
打开办公桌的抽屉,各式各样的饼干、巧克力似乎也在提醒着我们的工作能量从何而来。
可你知道那一听饮料中就含有 10 勺糖吗?各种糕点、快餐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超负荷的脂肪。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为什么明明已经吃得很饱了,但我们的胃口却能为最后一份甜食再腾出地方来?
为什么有些人会因过度饮食而导致肥胖?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来谈谈「吃」的背后潜藏的原始需求和秘密。
为什么我们爱「吃」?
如果问到我们为什么要进食,恐怕在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也可找到原因。
我们因为饥饿和需要而进食。
吃,不光是生理行为,也具有心理学意义。我们吃是因为我们喜欢食物,这种动机是享乐。
我们从视觉、嗅觉和味觉上得到愉快的感受,再从进食的过程中感受到食物的美妙。
因此,食物是获得快乐最常见、最普通的方式,也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
为了让体重与食欲维持在最佳的范围内,我们进化出了一套有效的生物控制系统,可使我们保持稳定和健康的体重。
吃,是本能
如果你曾经有过节食的经历,肯定会有这种感觉:身体总会想方设法挫败你减肥的努力。
科研人员对实验室的大鼠进行实验也发现,严重限制热量摄入,会使大鼠的体脂减少。然而,一旦让大鼠恢复了自由摄食,它就会一直进食,直到完全恢复原来的体脂水平。反之亦然,
那些因强迫进食而体脂增加的大鼠,一旦有了自己调节摄食的机会,它们就会减少进食量,直到恢复正常的体脂水平。
大鼠的这种行为反应,就是一种维持能量自稳态的机制。体脂与摄食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似乎也在提示着我们,在脂肪组织与大脑之间一定存在某种信息交流。
所以今天,当你要大量减重并想维持不复胖,等于是在对抗人类千百万年的演化能力。

要吃!
多巴胺对下丘脑如是说
如同我们所有的欲望一样,控制摄食机制的中心也在位于大脑基部的下丘脑。毕竟,我们总是渴求我们喜欢的食物。
当我们在进食时,身体各部分透过荷尔蒙、神经递质等复杂的交互作用,不断把信息传送到下丘脑。
在进食这个动机形成的过程中,多巴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使人产生愉悦感。事实上,我们的许多欲望,比如食欲和性欲,最后都是通过多巴胺来满足的。
比如,想到食物,就会渴望嘴里马上可以吃到东西。它驱使着我们去填满自己的欲望和胃口。如果这个驱力不停止,我们就会上瘾。
多巴胺告诉你:
还要,还要,还要……
人在进食的时候,脑细胞便开始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这样人才会有动力继续做下去。可以说,多巴胺就是人脑的「糖块」。
但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更像是种「驱动力」,而不能带来真实的快乐感。
这似乎与人们所宣称的对某种美食的「喜爱」无关,而与「需要」程度有关。
大脑内多巴胺回路被称为「奖赏回路」,从腹侧被盖区通往伏隔核、杏仁核、隔膜,再到前额叶皮质。当这条回路被多巴胺刺激时,以上这些大脑的区域就会一起合作,使我们产生愉悦的高潮,但并不能产生永久性的满足感。
多巴胺的分泌会使我们产生还要、还要、还要……的感觉,这就是心理上瘾的基本机制。所以,多巴胺与我们多大程度上想要某种东西有关,而与我们多喜欢该东西关系不大。
为什么
我们热爱高糖高脂的食物?
那为何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品会让人难以抗拒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人类进化寻根溯源。
1. 祖先的饮食习惯和隔三差五的饥荒
那个时候,我们人类祖先的饮食基本上是以素食为主,脂肪很少(肉类是很罕见的),糖也很少,甜食更是少见(通常只见于成熟的水果及野生的蜂蜜),很少有富含水分和油脂、可以快速咀嚼咽下的食物。
更重要的是,很多地方经常发生间歇性的饥荒,因此,当有机会得到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高热量食物时,自然应该多吃一些,以囤积体内脂肪,为将来的苦日子做打算。
祖先的这种饮食习惯,导致我们天生喜欢某些气味与味道,最明显的就是脂肪与糖。当摄入这类食物时,大脑的多巴胺释出量都会增多。
2. 现代人的食物偏好
有趣的是,脂肪加上糖的组合是最易上瘾的,对奖赏回路的刺激比脂肪与糖单独分开来大得很多。
今天,当我们进食那些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时,大脑的奖赏回路活动就会增强。同时,还会促使大脑纹状体产生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也能够提升我们的快感和奖赏感,让我们「感觉良好」。
3. 越吃越想吃,这是成瘾的表现
对某些人来说,多巴胺、内啡肽和其他控制大脑奖赏系统的化学物质,会压制吃饱时停止进食的信号,从而依然会对摄入高热量食物产生强烈动机。
吃得越多,就越想吃,这也是一种在毒品成瘾中常见的感觉。
其实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你刚刚吃过一顿大餐,明明已经饱到不能再多吃一口,但当美味的蛋糕或是冰淇淋出现时,你却总能吃得下这「最后的一小口」。
随着吃得越来越多,体重也同时在增加。为了对抗那些诱人的外部信号,人体会分泌更多的食欲抑制激素,比如瘦素和胰岛素。
然而,这些激素的效果却会逐渐打折扣,因为人体会对这些激素的作用产生耐受性。

超重者吃更多,
是为了感到快乐
大脑成像的研究表明,超重者的大脑奖赏系统,对食物、甚至是诱人的垃圾食品,都反应微弱。奖赏回路被抑制,会使超重者情绪低落。
如何克服这种情绪呢?
只有吃更多的美食,才能获取暂时的快乐。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超重者只有通过过量的进食,才能体验到普通人在正常饮食中就能享受到的愉悦感。
所以,肥胖,并不是源于我们通常以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的缺乏,在某些情况下,肥胖的产生是因为享乐式的过量进食「操控」了大脑的奖赏系统。
正如吸毒一样,过量进食在奖赏回路中建立了一个反馈循环:吃得越多,食欲就越强,而满足这种食欲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使得他们在坏习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愉悦,然后试图戒除,最后又复发。
暴露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进食习惯中,一次又一次的遭受美食的挑逗和诱惑。在这个充满脂肪和诱惑的当今社会,对于任何一位超重者来说,减肥都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责任编辑:付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既然吃东西是天性,那还能不能愉快地减肥了?别担心,立即点击「阅读原文」,丁香医生来帮你。
丁香医生
身体上的问题 来问丁香医生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