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肚子,医生让「少渣饮食」,该怎么吃?
2016/4/16 丁香医生
少渣饮食(low-residue diet)也称「低渣饮食」。「渣」指的是任何不能被消化而留在肠道里以形成大便的食物成分。少渣饮食是指上述食物成分含量很少,易于患者消化、吸收的饮食。少渣饮食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减少各类可以成「渣」的食物成分对胃肠道粘膜的摩擦刺激,以减慢肠蠕动、减少粪便次数和量。早在 1900 年,这种饮食就被广泛推荐使用在很多胃肠道的症状出现时或者胃肠道疾病时。
最初,少渣饮食包含了瘦肉、大米、煮鸡蛋、除了乳糖以外的糖、少量的果汁、咖啡和茶水。之后,少渣饮食又逐渐加入了滤渣的蔬菜汁、白色意大利面、精面做的面包和谷物、牛奶。
少渣饮食适合什么样的患者?
少渣饮食在临床上也应用较为广泛,它适合以下这些人群:
各种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伤寒、痢疾患者;
结肠憩室炎、肠肿瘤患者;
消化系统少量出血患者;
肠手术前后患者;
肠、食管腔狭窄患者;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既往的教材里,肠道手术术后的患者均不主张早期给予少渣饮食,而给予清流质或者无渣饮食。最近发表在 Annals of Surgery 杂志上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显示:相较于无渣饮食,结、直肠手术后 24 小时内即开始少渣饮食不仅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还能减轻患者的恶心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少渣饮食的饮食原则
限制膳食纤维的量。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如芹菜、韭菜、豆芽、竹笋类等,水果如菠萝等,粗粮、整粒豆、坚果如核桃、花生、杏仁等,以减少对肠壁的刺激以及刺激肠蠕动和粪便形成。
每次进餐数量不宜多,以少量多餐为宜。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少渣半流质或少渣软食,及时转为普食。
烹调方法。首先,选择的食物应该是容易消化的;其次,将食物切碎、煮烂;忌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避免使用调味料如辣椒、胡椒、咖喱。
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由于食物选择的限制,饮食营养素难以平衡,因限制蔬菜和水果,易引起维生素 C 和某些矿物质的缺乏。
少渣饮食的利与弊
尽管少渣饮食在国内外临床应用广泛,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饮食协会(ADA)将少渣饮食从营养健康手册中去除了,理由是「渣」很难被定性,业内对于少渣饮食缺乏一个科学的共识。除此以外,关于少渣饮食益处的证据也尚不是很充足。
ADA 还建议将「渣」替换成「膳食纤维」,以便明确成分。不管这种建议是否很快被临床接纳和推广,我们可以想象的是:由于严格限制了「渣」的摄入,不可避免地要避开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加之限制了诸多食物种类,患者得到的就不可能是均衡饮食。鉴于此,食用少渣饮食的患者长期可能会缺少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除非病情需要,少渣饮食不宜长期采用。长期缺乏膳食纤维,易引起便秘、痔疮、肠憩室及结肠肿瘤病等的发生,也易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因此待病情好转需及时调整。
责任编辑:季灵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