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学会顶嘴?爸妈应该感到欣慰!
2016/4/19 丁香医生

     有家长提问:我跟我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她老是顶嘴,还学会骂父母了,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爸爸妈妈的地位怎么突然变了?

     首先,恭喜各位遭到孩子顶嘴的家长。从顶嘴这个事情上看,孩子的心理已经来到了成长历程中新的突破点。

     回想小时候,3 岁以前,我们都会觉得,父母是万能的。

     怎么不是呢?

     「我」饿了,妈妈就会给喂奶或者米糊;

     「我」冷了,爸爸会用厚厚的棉衣包裹「我」的身体;

     「我」哭了,妈妈会抱我在怀里轻摇,笑着哄「我」开心;

     「我」尿了,爸爸会手忙脚乱地把那个湿嗒嗒的小裤子弄走,让小屁屁干爽舒服。

     甚至于,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在年龄尚小的孩子的小脑袋里,其实并不存在「我」的概念?

     饿——吃的就喂到嘴边,冷——衣裳就裹在身上,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小时候的我们,尚无法把「我」与「父母亲」的概念区分开:「我」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抚养人)和我」。

     「顶嘴」是孩子心智成熟的表现

     直到有一天,孩子小脑袋的神经元发生了变化,经历了成长;直到有一天,孩子开始觉察到:「我」就是我自己,就是我的头、脸、手、脚、小肚肚和小屁屁,就是我的愿望、我的想法、我的要求,就是和爸爸妈妈不一样的、一个真正的「自己」。

     在心理学上,这个过程被称为「自我概念的形成」。

     可是,3 岁的我,怎么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父母不一样呢?我这一辈子(虽然就 3 年)都对爸爸妈妈言听计从,什么都按着爸爸妈妈说的去做,那我和他们不还是一样的嘛?不行,我需要尝试一下,朝着爸爸妈妈相反的方向做些事情!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情景:

     培培,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好不好?

     我不!

     培培,该到洗澡的时间了,咱们去洗澡了好吗?

     我不!

     培培,不看电视了,你眼睛都睁不开了。妈妈带你进房间睡觉吧?

     我不!

     是不是和您最近遇到的情况如出一辙?

     所以,尽管孩子顶嘴这种事着实令人头疼,但您应该感到开心的是,孩子正在突破新的心理界限,正在健康而快速地成长。

     孩子会顶嘴了,家长怎么办?

     从实际情况来看,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中,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家长的情绪上。

     多数家长在孩子顶嘴的时候,会产生愤怒、委屈、伤心等情绪;而提及孩子最近一次顶嘴的具体事情,只有两三成家长认为事情本身的对错很重要。

     因此,第一条建议就顺势提出来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还小,需要表达自己、表达不同意见,但并不知道怎么说话会惹人不悦。所谓的「骂父母」,大多是由此而来。

     做爸妈的,如果为这些小言语而动怒(「培培你这小兔崽子没良心的,枉费我养育你三年的心血!」)或者悲伤(「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听话了,呜呜……(哭)」),那真是小题大做了。

     前面写了四五段话,就是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不但不必因孩子的顶嘴而烦恼,反而应该为他们的成长感到开心。

     第二条建议:积极倾听。

     前面说到,孩子的表达技巧尚少,其实并不足以让父母明白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有更多的人生阅历,需要听明白孩子的一个「不」字,是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朝着什么样的目的、表达出来什么样的行动意见。

     如果听不出来怎么办?那就鼓励孩子说呀:

     培培你一直都很爱洗澡的啊,今天怎么不愿意洗了,是不是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可以告诉妈妈吗?

     最后一条算不上建议:根据孩子顶嘴背后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酌情解决。

     例如,如果顶嘴是孩子情绪上的发泄,家长就需要告诉他们,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发脾气不是表达情绪的好办法,不高兴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

     培培今天不高兴对不对?不高兴的话,你可以把不高兴的事情告诉妈妈,但是如果你对妈妈顶嘴发脾气,妈妈也会很伤心。培培想不想让妈妈伤心?……

     例如,如果顶嘴是孩子固执己见的想法,家长就需要告诉他们,这样的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培培一定要看电视看到九点是吗?可是医生告诉妈妈,培培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如果睡得晚的话,聪明的培培就会慢慢变得不聪明,而且还会长不高、跑不快。妈妈想让培培以后还像现在一样聪明、一样活泼可爱,所以才想劝培培早一些睡觉。

     实际上,家长朋友们如果真的能做到前面两条,问题一般都已经迎刃而解,不需要丁香医生多唠叨了。

     责任编辑:丁若水

     图片来源:Pixaba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