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8 个原因,可能导致母乳不足!
2016/4/25 丁香医生

     母乳喂养的妈妈都很关注如何「催奶」,对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母乳不足却可能不太了解。

     关注催奶的同时,其实也应该了解那些对泌乳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避免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地为宝宝提供充足的养分。

     下面就来谈谈那些影响母乳分泌的因素。

     影响产奶的八个原因

     1. 吮吸太少

     宝宝的吮吸太少是导致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喂得越多,挤得越多」是母乳喂养的王道。

     宝宝的吮吸能刺激妈妈分泌催产素,相反,如果没有「下奶」,乳房没有排空,就很难继续产奶,导致母乳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新生宝宝的胃很小,要经常喂奶才能保证摄入足够养分。一般说来,每隔 2~3 小时就应该喂一次,每次让宝宝吮吸单侧乳房至少 10 分钟,才能有效刺激产奶。如果小宝宝总是在睡觉,可以隔 3 个小时主动唤醒宝宝喂奶。

     2. 疲劳

     当妈都不容易,产后过于疲劳也是影响产奶的常见原因。

     虽不至于说要「卧床不起」,但充分休息、保持轻松还是很必要的。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受很多激素影响,而规律的作息有利于激素平衡。别以为可以今天熬夜,然后明天闷头猛睡「补回来」。

     3. 压力

     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可能抑制内脏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度,降低奶水量。

     初为人母的焦虑感、身体疼痛等都是干扰妈妈安心哺乳的因素。这时,家人也应该分担一些照顾宝宝的责任,为妈妈营造舒适放松的环境。

     4. 药物治疗

     一些处方药甚至非处方药物都会影响溢乳反射和产奶。

     比如抗组胺类药物、减充血剂和利尿剂等,都不利于产奶。如果在哺乳期,应该告诉医生,选择可替代的治疗方案。

     同样的道理,也不要乱吃一些副作用不明的保健品或中草药。

     5. 避孕药

     哺乳期也是要避孕的。虽然月经会暂停,但有些人月经还没恢复就已经开始排卵了。

     除了避孕套,哺乳期也可以选择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药。

     过去长期的观点认为,哺乳期使用联合激素避孕药(即同时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导致奶水变少。最近虽然有研究质疑这个观点,但因为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如果要选择避孕药作为避孕手段,很多医生还是会推荐妈妈选择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药。

     6. 健康状况

     有些疾病或感染也会降低奶水产量。

     如果身体发生感染,医生可能会开一些合适的抗生素。

     另外,类似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导致奶水不足。就诊时,告诉医生自己处在哺乳期,医生会开具安全的药物。

     哺乳期用药确实要慎重,但不要简单地认为「什么药都不能吃」。如果大人的身体先垮了,怎么照顾宝宝呢?

     7. 吸烟

     母亲吸烟会降低体内催产素的水平,使乳汁的合成及分泌更加困难,还会导致提前没奶。

     但吸烟的危害远不止这些:宝宝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患呼吸系统疾病、耳部感染、眼部发炎甚至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都会升高。

     所以不管怎么说,父母都不要吸烟为好。

     8. 饮酒

     酒精也会抑制妈妈体内催产素的分泌,导致溢乳反射推迟,奶水排出减少。

     酒精还会顺着血液进入乳汁,影响母乳的口味,甚至导致宝宝睡眠紊乱、过度镇静、血小板减少、发育迟缓。

     大部分妈妈应该都觉得「哺乳期不宜饮酒」是个常识,但坑人的是一种叫「月子酒」的东西。

     「月子酒」即黄酒或米酒,广义上还包括以这种酒烹饪的各类菜式,民间说法是能「催奶」,并且说煮沸了就是安全的。

     实际上,酒类用于烹饪,若持续沸腾时间低于 1 小时,大约 25%~75% 的酒精仍然会残余在食物中,和直接饮酒的危害是一样的。

     乳汁 90% 都是水分,真要提高产奶量,多喝水、多喝汤都是可以的,没必要喝什么「月子酒」。

     总结

     最后还是谈谈妈妈们最关心的「吃什么能催奶」的问题吧。

     简单一句话:多喝水,多摄入鱼虾、瘦肉、蛋、奶制品等优质蛋白,对产奶都是有益的。

     如果觉得白水不好喝,也可以喝清淡、少油的汤。

     母乳是小宝宝最好的粮食,也希望每个走在母乳喂养道路上的妈妈都能成功。

     点「阅读原文」,给你奶水不足的七个建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