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句话,考生家长一定不能说……吗?
2016/5/27 丁香医生

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战了,考生们在为这一重要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而家长们也没有闲着。
打开新闻,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上、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考生家长必读手册」「考生家长临考指南」「高考前后家长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手册指导着家长们如何在考前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帮助考生调整作息、保证考生营养均衡……(好吧,好像在说丁香医生自己……)
甚至于,家长措辞也要非常小心,有些人就列出了以下十句考前千万不能说的话:
1. 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2. 祝你成功!
3. 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4. 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5. 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6. 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7.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8. 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9.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10. 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为什么这些话会被列为不能说的话呢?
大概的原因是,家长如果嘱咐这些话,恐怕会给已经神经紧张的考生增加压力,引起反感,或者产生「你只关心成绩,而不关心我」的错觉。
不提倡家长说这些话,确实有一定道理,然而将其列为忌语就有点极端了。
宣传轰炸造就爸妈们的焦虑
实际上,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考前就算再敏感,再脆弱,也还是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父母说了什么,其实并不会对考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反而,宣传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会对父母影响很大……
试想一下,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说话前都要想着我要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这会不会让你变得无比焦虑呢?
其实不光是高考生的家长,只要遇到考试,或者是竞争,部分家长往往会比孩子更早陷入焦虑的状态。
我们一方面害怕孩子做不好,另一方面又生怕自己哪里照顾得不够周到,特别是当孩子自己不太在意时,做父母的,往往会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憋屈感,特别容易抓狂。

爸妈们该怎样,才能「不焦虑」呢?
老师们、专家们,都在建议家长「要以平常心帮助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可是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在这里,丁香医生(dxy.com)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接纳」。
1. 接纳「我不是万能的家长」
咱们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在各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学习上不能落下,这样他以后才会有个好的前途,才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但是,孩子的表现如何,对于家长来说,是不可控的。
在面临不可控制的事件时,焦虑感便产生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尽量去控制孩子(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而是改变自己想要控制孩子的想法。
要知道,孩子未来的路如何,是不可知的,也不是作为父母就能够决定的。你可以平时尽量为他提供学习的条件,督促他努力,但是到了他该拼搏的时候,就放手让他自己拼搏吧。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接纳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父母。
2. 接纳「孩子是不完美的孩子」
对孩子来说,他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实现目标的方法,当然有时候也会偷懒,会犯错。
但是孩子最希望的,其实是家长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即对自己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不做过多的评价和要求,特别是——不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自己整个人的价值。
接纳自己,就是个不完美的孩子。
3. 接纳自己「就是希望你考得好」
人是很敏感的,即便我们装作一点儿也不在乎,在言语上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可是你的肢体语言,你的眼神和表情却总在告诉他:我希望你考得好!
这无形之中,就给双方都带来压力。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父母,接纳孩子是不完美的孩子,知道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是我的孩子,我也一样爱他,这才是「平常心」。
那实在没法忍怎么办?你就表里如一地念叨吧……这么多年了,孩子早适应了,不差这几天……
责任编辑:丁若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