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减掉 15 斤,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16/7/27 丁香医生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又要来啦!中国的运动健儿们陆陆续续地出征里约。然而,看体育比赛这些年,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

     职业运动员的体型、体重,常常像迷一样飘忽不定。比赛期间「穿衣显瘦、脱衣有肉」,比赛结束后往往容易「走样」,这之间的体重有个十几二十斤的差异,都不足为奇。

     来看看,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拳王:赛前两周减重 15 斤

     我们熟悉的中国「拳王」邹市明,很可惜,并不在本届奥运会的出征名单上。

     他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先后获得过 48 公斤级和 49 公斤级的金牌。而他在赛前 2 周,体重可能会保持在 55 公斤左右。有没有觉得很神奇?

     在里约奥运会 28 个大项、306 个小项中,举重、摔跤、拳击、柔道、跆拳道这几个项目,有个共同点: 比赛是分体重级别的。这样可以抵消体重带来的优势,也使比赛更加公平、结果至于毫无悬念。

     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会利用规则,赛前减重形成「以大打小」的局面:保持较大体重直到赛前,采用脱水等快速降体重的手段,通过赛前的称重环节,在称重结束至比赛开始的间歇(3 小时至一天以上不等),进行水和能量的补充。

     这样可以顺利通过称重环节,体重未必恢复,但可以维持大体重时的运动状态。

     如何做到赛前快速减重

     还有一些职业健美或格斗选手的「极限减重」,甚至能够 6 周时间将 20 多公斤的体重玩忽鼓掌之间,只用赛前两天脱去 10 多斤的水!

     要想赛前快速减重,具体执行起来一般是这样的:

     备赛期(大约到赛前 1 个月):持续增加体重,这一期间身体的肌肉含量和脂肪都会增加;

     赛前期(赛前 1 个月)到比赛一周:为缓慢减重期,这一期间运动员会通过有氧训练、控制热量以及盐分的摄入;

     如果到赛前一周,体重依旧没有降到预期范围,就需要多种手段快速降低体重了。

     运动员为了通过称重环节,会无所不用其极,各种科学的、不科学的手段五花八门。节食、脱水、蒸桑拿算是常规手段,有的甚至还会剪掉头发减去「负重」,更有甚者会不顾后果使用泻药,进行病理性的脱水。

     大量脱水减重,会影响运动能力

    

     中国男子举重主教练陈文斌,就曾回忆起关于奥运冠军张国政减重的故事。2004 年之前,张国政每次参加国际比赛前都要减 6~7 公斤,而且习惯在最后一天减掉 2 公斤。

     他最后一个晚上一定会去蒸桑拿,但这样子的减法根本受不了的。你想想,已经减了 5 公斤,还要再一口气减掉 2 公斤,真有把肉烤干的感觉。那种死去活来的过程,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蒸桑拿到最后,只能干毛巾擦,因为如果用湿毛巾,水反而会被吸进去,往往要折腾三四个小时。

     而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同是举重运动员的吴景彪,就因为赛前脱水不当,痛失男子 56 公斤级的奥运金牌。

     过多过快地减体重,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运动能力,增加运动危险性。

     短时间大量脱水(超过体重 5%,属于中度脱水),会引起血容量降低,心率加快,血液浓缩、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能力,并不利于运动。而如果减重超过体重 10%,就是重度脱水。

     此外,脱水还会带走大量的盐分,使得运动时出现电解质紊乱的几率大大增加,容易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增加运动的危险性。

     所以,有经验的运动员,会让自己的赛前体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并且会在称重后第一时间补充水分。

     健康减重要这样

     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值得学习,但运动员们不科学的减重方法,则不值得借鉴。

     减体重不等于减肥、减脂。许多快速减肥广告喊出的「一周瘦 10 斤」以及苹果减肥法等,无非也都是极端限制了你短期内的能量摄入、水分摄入,并加上一定的脱水,只是短期减轻体重的假象,却损害了正常的身体健康。

     对于需要减去身上多余脂肪、增加瘦体重比例的大多数普通人,每周减重不建议超过 0.5~1 公斤(或体重的 1%),每天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制造 300~500 千卡的能量差,比较合适。

     责任编辑:yidan、BruceLi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