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鸡会导致性早熟?五种被冤枉的「性早熟食物」
2016/8/22 丁香医生

    

     近年来,随便在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到各种有关婴幼儿性早熟的报道,经常会有媒体质疑这是由食物引起。

    

     速成鸡、反季节蔬菜、豆制品、牛初乳、奶粉……嗯,中枪的食物还真不少。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性早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几种食品到底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应该怎么预防性早熟?

     性早熟,谁之过?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可能是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引起的,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中枢型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比如说卵巢和睾丸长了肿瘤,刺激身体分泌性激素,导致过早发育。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问题,先要尽快去医院排除器质性病变。

     怪食物?先想想是不是营养过剩

     除了疾病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乱吃补品有关。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超重、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些家长给孩子乱吃补品,有的连保健品批文都没有。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肥胖儿童激素水平异常的案例,有的小男孩雌激素水平甚至比成年妇女还高。

     很多新闻报道中那些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吃过这样那样的食品,但真的深究下去,可能就会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营养状况太好了。

     这五种食物不会导致性早熟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枪最频繁的五种食物。

     1. 速生鸡等「催」出来的动物

    

     关于动物食品导致性早熟最典型说法包括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和避孕药喂养的黄鳝。

     速生鸡:我们说的速生鸡属于「大快型白羽鸡」,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电视上曝光的问题鸡是滥用了抗生素,跟激素没有关系。如果真打激素,鸡的健康状况反而会不好。

     黄鳝:关于黄鳝是喂避孕药或激素长大的说法真不少,但已经辟谣了。养殖者不可能给黄鳝喂避孕药或者激素,这只会让黄鳝死得快。黄鳝的确是小时候雌性,长大了就变身雄性,但这是自发的变化,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丁当说:怪鸡肉之前,先想想是不是鸡肉的烹饪方式有问题,毕竟吃太多高油高脂肪的炸鸡可是会导致肥胖呢。

     2. 催熟的植物

    

     反季节蔬菜水果、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香蕉、芒果、用了膨大剂的西瓜……

     媒体经常说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这个说法其实很不严谨。严格来讲,这些所谓的「植物激素」其实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的激素是两码事。

     「植物激素导致人的性早熟」的说法真是有点天方夜谭。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丁当说:如果植物激素都能让人性早熟,那花粉作为植物的「精子」,难道会让人怀孕吗?

     3.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有的媒体说,豆制品里面含有一种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导致婴幼儿性早熟。

     可是请大家注意「类雌激素」的「类」字啊!类雌激素并不等同于人体的雌激素,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但需要提醒各位,市面上一些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吹嘘有各种神奇功效,这些产品会不会为了达到效果,「暗度陈仓」偷偷加真的雌激素,可就只有天知地知厂家知了。

     丁当说:豆制品真有这么大的威力,那岂不是每天喝豆浆吃豆腐都能丰胸了?

     4. 牛初乳

    

     卫生部规定,自 2012 年 9 月 1 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规定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因为牛初乳可能导致性早熟」。

     其实,相关行业曾对牛初乳中 50 种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牛初乳中的激素与普通牛奶并无统计学差异。

     而且,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中同类激素的含量一般都高于普通牛奶和牛初乳。

     不推荐宝宝吃牛初乳的原因不是什么性早熟,而是:

     牛初乳没那么好:尚无有效证据表明牛初乳有提高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的功效。

     牛初乳可能有害:牛初乳的营养结构并不适合宝宝,蛋白质比例偏高,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牛初乳还有导致宝宝过敏的风险。

     丁当说: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足以导致性早熟,那岂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个个都要性早熟了?

     5. 婴幼儿奶粉

    

     牛奶是奶牛分泌的,毫无疑问里面会有牛的激素,那奶粉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呢?

     2010 年,媒体曝出「XX 奶粉性早熟案」,卫生部对事发产品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对比这个奶粉和牛奶、母乳,结果是这样的:

     事发产品:雌激素 0.2~2.3,孕酮 13~72

     牛奶:雌激素 0.16~4.4,孕酮含量最高可达 98

     母乳:雌激素 7.9~18.5,孕酮 10~40

     (单位:微克 / 公斤)

     也就是说,XX 品牌的奶粉里的雌激素远没有母乳多,孕酮和普通牛奶也没啥差异,很多跟母乳孕酮水平相当。

     最后包括医生在内的专家组都判定,当初报告的几个案例都是个案,并不是由奶粉引起。

     丁当说:如果某一种畅销食品真的会导致性早熟,中招的不会只有个案。

     如何避免性早熟?

     虽然很多媒体在报道时会简单地总结说,孩子因为吃了这样那样的食物导致性早熟,但这其实是对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错误理解。

     性早熟儿童还都有「长期喝水、长期吃饭」的习惯呢,如果说这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原因,是十分荒诞的。

     家长们要想尽可能避免孩子性早熟,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完全吃素等建议统统不靠谱,比较可靠的有这么几点:

     合理搭配谷物、蔬菜、肉蛋奶,避免营养过剩。

     口渴尽量喝白开水,少喝果汁、饮料,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没有「蓝帽子」标识的更是坚决不能吃。

     鼓励孩子多出去玩耍、运动。

     家长如果在服用避孕药,一定要收好,避免孩子翻出来误服。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迹象,首先应该去正规医院就诊,排除疾病的可能。

     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总希望给予最好的支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