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春节——各地春节特色美食大搜罗
2015/2/20 弗锐达医疗器械资讯
春节来了!和亲朋好友相聚,推杯换盏之时必然少不了饕餮美食。不过在大餐之余,这些各地美食一道一道地端上桌让人目不暇接。从北到南,由东向西,舌尖上的美食在此一网打尽。
1.北京

老北京过春节,商家初一到初五不开门。庙会的摊儿就是过年时最兴盛的买卖家儿,吃穿用度一应俱全,特别是过年时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透着红火。逛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没有哪家生意不红火的。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茶汤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灌肠
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后门桥华安居、福兴居所卖,质量甚精。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只用淀粉点上红□,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块在铛上用极次的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 北海公园(攻略) 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为此种吃食不太卫生,所以是个被禁止的品种。现已绝迹。
2.福建

年糕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等等。此次小编重点讲厦门。
3.河北

保定: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由此可见驴肉的地位之高。平常看到的大概很多的驴肉火烧都很山寨、有的甚至拿白吉馍和馅饼来代替驴火的尊容。走在河北省的各大城市区县街头经常见到的就是河间驴肉火烧,最正宗的驴火经过慢火细炖加上师傅们的配料,然后将烧饼一分为二,把驴肉切片和作料夹起来,走在任何地方都会找到,要吃正宗驴火,还是亲自来河北保定一趟吧。
4.河南

枣馍
在中原民间,每当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以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腊月三十这天,年前的准备都已就绪,人们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年馍和其他供品恭恭敬敬摆上供桌。枣山年馍要一直供到农历二月初二。听老人讲,这习俗源于先祖明朝时从遥远的山西洪洞县搬迁到这里,为纪念家人,每年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以此祭奠祖宗,一直流传至今。
5.山西

左权——头脑
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大年初二早上喝茶。
6.陕西

臊子面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在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唐山: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产于唐山丰润县七树庄,原用捞浆方法生产。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方法。

秦皇岛:清蒸海鲜
到秦皇岛去自然要大啖海鲜,当地人喜欢清蒸海鲜,不管是螃蟹、虾还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时候蘸点姜醋汁,那个鲜!

承德:凉粉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凉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驴打滚
承德地区盛产黍米,承德叫黄米,性粘。“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新疆
维吾尔族春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手抓肉
从哈萨克民族中传来的一种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做法较简单,即先将带骨的羊肉剁成块,放入清水中煮熟,捞出后上面撒上洋葱末、盐、再浇点滚汤即成。这种肉味道清纯软嫩,油香不腻,既可吃肉,又可喝汤,是本地人招待来客的美食。特别用小羊肉煮出的,谓之“羊羔肉”,其美味则更具上乘。

架子肉
架子肉是一种味美的肉食品。架子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将肉分为若干块,洗净后用面粉鸡蛋包裹起来,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然后放入密封的馕坑中烘烤。架子肉鲜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

馕包肉
馕包肉维吾尔语称为“塔瓦喀瓦甫”,属新潮小吃品种,是新疆风味名食之一。 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美食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

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的风味食品,在馕坑里烤制而成,其色泽黄亮,味美可口。

纳仁
纳仁是新疆牧区的一种佳肴,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这种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
(转自深夜美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弗锐达医疗器械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