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费】沪三部门联合对公立医院医疗器械限价
2016/7/1 弗锐达医疗器械资讯

     沪三部门联合对公立医院医疗器械限价

     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出了规范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等医疗器械价格行为通知,《通知》规定,“属于2015年7月1日及以后进入医疗机构销售的或已在销产品名称、注册证号、价格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以医疗器械实际购进价(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为基础,顺加不超过5%的加价率销售(实际购进价4000元以上的顺加不超过200元的加价额)”,该《通知》7月1日起执行。

     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上海市定价目录》等相关规定,在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上海市医保办《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公立医疗机构等医疗器械价格行为的通知》(沪价费[2015]11号)规定的基础上,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3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规定,“各公立医疗机构要规范医疗器械价格行为,按照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定,对于不可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不得向患者收费。对于可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属于2015年7月1日以前进入医疗机构销售的,应以医疗器械实际购进价(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为基础,暂按顺加不超过10%的加价率销售(实际购进价4000元以上的顺加不超过400元的加价额),今后本市将继续降低加价水平;属于2015年7月1日及以后进入医疗机构销售的或已在销产品名称、注册证号、价格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以医疗器械实际购进价(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为基础,顺加不超过5%的加价率销售(实际购进价4000元以上的顺加不超过200元的加价额)。”

     控费之下医疗设备或迎降价 外资企业看好基层市场

     医疗费用控费大旗挥舞,医疗设备或迎来降价。此前本报报道了国家卫计委抓紧钱袋,发布了《关于尽快确定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的通知》,力争2017年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的消息,这意味医疗费用增幅要“拦腰斩半”。本报记者了解得知,除了医院渠道部分辅助用药、预防用药可能面临业绩滑坡外,未来医用耗材、医疗设备也将迎来降价,而从高性价比来看,国产货更可能从中获益。

     随着各地耗材招标的持续推进,招标“价格战”打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国产医用耗材,已经挥别以往高毛利时代,利润正在不断走低。而据广州某三甲医院一位骨科医生介绍,其实不需要政策加强引导,就性价比而言,市场已经越来越青睐国产医用耗材,其用量早已超过了进口医用耗材。

     实际上,包括GE医疗、飞利浦、美敦力等外资品牌,也都在近年来争相推出更接地气、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以抢中国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其中有的是借收购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快速布局这一陌生领域;有的则是有针对性地研发推出中低价位本土产品以抢占基层医疗市场。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中,高端市场如CT、MI、核磁共振等设备基本上依然被进口产品所垄断。而现在,在三甲医院市场较为饱和、大型设备销售受阻的情况下,外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中低端市场,并一致认为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基层市场将大有可为。”但其也表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高端产品与国外品牌仍差距不小,但中低端产品已逐渐赶上国际水准,所以这一领域中外资品牌“贴身肉搏”将在所难免,降价潮或全面来袭。

     来源:澎湃新闻、广州日报

     本文为转载,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医械注册与临床研究技术服务商

     ◆ ◆

     临床试验丨体外诊断试剂丨豁免临床丨注册收费丨飞行检查丨创新器械审批丨强制性标准丨质量管理体系丨ISO13485丨不良事件丨UDI丨体系自查报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弗锐达医疗器械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