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身体功能——中药之最
2015/10/17 养生保健

    

    


     中药之最,全方位为您的身体着想,提高身体素质,就是这样轻松,生活工作压力不断,更需要强健的体魄来应对。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别名:老翁须、金钗股、金银花藤、过冬藤。

     药用部位:茎枝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园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225px,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性味归经:寒;甘、微苦;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熬膏贴;或研末调敷;或用鲜品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应用:

     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 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若胃寒呕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 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 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补血之最———当归

     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补脾之最———山药

     别名:山药、怀山药 、淮山药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药用价值:

     (注意: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根茎。)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根茎入药,滋养强壮,治脾胃亏虚等,也可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

     盾叶薯蓣,为薯蓣科植物,根茎横生,形似生姜,又称黄姜。以根部入药。

     盾叶薯蓣的根茎主要用于提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良好原料。现在国际国内用薯蓣皂素为原料生产60至70种甾体激素药,广泛用于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避孕药物等方面。

    

    


     消食之最———神曲

     别名:泉州神曲,范志曲,百草曲。

     性味归经:苦,温。①《药性考》:“微苦香甘。”②《纲目拾遗》:“甘淡,清香。”

     药用部位:入脾、胃、大肠经。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功效主治: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治伤食胸痞,腹痛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

    

    


     清痰之最———贝母

     性味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使用方法:内服:3-10g;研细粉冲服,每次1-1.5g反乌头。寒湿咳嗽不宜使用。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萎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退黄之最———茵陈

     别名: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祛风之最———独活

     功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肺、脾、肾三经。

    

    


     安神之最———枣仁

     别名:山枣、酸枣子、别大枣、刺枣。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敛汗。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盗汗。

    

     温里之最———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 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 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解毒方法:

     1、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药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

     2、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适用

     3、炙甘草、莱菔煎汤,解附子毒特效

     备注: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止咳之最———杏仁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归经:肺;脾;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

     食物相克:杏仁不可与小米同食;杏仁不可与黄芪、黄芩、葛根等药同用。

     食疗作用:

     1、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温;

     2、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

     3、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有呼吸系统问题的人更适合;癌症患者以及术后放化疗的人适宜食用;

     2. 婴儿慎服,阴虚咳嗽及泄痢便溏者禁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养生保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