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妇产科护理学复习(7-12章)
2015/1/29 护士学习笔记

护士笔记微信/网站:HuShiBiJi.CoM继续更新这些知识总结。
请加【护理笔记】公众微信:hushi365(你懂的)
第七章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
1.流产病因 :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约占50%~60%,染
2.临床表现:停经、腹痛及阴道出血是流产的主要临床症状。
3.习惯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一、异位妊娠临床表现
1.症状
(1)停经:多数病人会在停经6~8周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2)腹痛:是就诊的主要症状,
2.器械检查阴道后穹隆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B超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腹腔镜检查适用于输卵管妊娠尚未流产或破裂的早期病人和诊断有困难的病人,但腹腔内大量出血或伴有休克者,慎作腹腔镜检查应根据医疗条件及手术者的经验而定。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病理生理变化基本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2.临床表现及分类
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
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压轻度升高,可伴轻度蛋白尿和(或)水肿,
(1)高血压:妊娠20周后血压开始升高≥140/90mmHg,但<150/100mmHg或超过原基础血压30/15mmHg。
(2)蛋白尿:略晚于血压升高,一般<0.5g/24h尿,开始时可无蛋白尿。
(3)水肿:最初可表现为体重的异常增加(即隐性水肿),每周超过O.5kg,
2.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150/100mmHg,但<160/110mmHg;
3.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160/110mmHg;
3.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
4.眼底检查
5.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6.硫酸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首选解痉药物。
注意事项:护士在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均应监测孕妇血压,同时还应检测膝腱反射必须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并随时准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及时予以解毒。10%葡萄糖酸钙10ml在静脉推注时宜在3分钟以上推完,必要时可每小时重复一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经抑制恢复正常,但24小时内不超过8次。
子痫病人的护理:首先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安置病人于单人暗室,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胎心及宫缩情况以及有无自觉症状。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中须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
三.前置胎盘
1.临床表现及分类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
1.完全性前置胎盘 初次出血早,约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频繁,量较多,
2.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情况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
3.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发生较晚,多于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量较少。
2.辅助检查,切忌肛查。
3.治疗原则是:制止出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4.护理措施 ①保证休息,减少刺激。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佳,定时间断吸氧。避免各种刺激。
四、胎盘早期剥离
1.病理:内出血严重时,血液向子宫肌层浸润,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子宫表面出现紫蓝色瘀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
2.临床表现
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是妊娠晚期突然发生的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根据胎盘剥离面的大小和出血量多少可分为:
重型: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增高。
五、早 产
1.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则宫缩,伴有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或出血,可发生胎膜早破,继之可发展为规律宫缩,以后进展与足月临产相似。诊断为早产临产的依据是妊娠晚期者子宫收缩规律(20min≥4次),伴以宫颈管消退≥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
第八章 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心脏病
1.早期心力衰竭 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应考虑为早期心力衰竭:①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短;②休息时心率超过110次/分;③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④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2.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和严重的感染。其治疗原则为:
3.分娩期: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左侧卧位,上半身抬高。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小时。为防止产后出血过多,可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不宜使用雌激素回乳。
急性肾孟肾炎: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
第3页:第九章
第九章 异常分娩的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1.异常分娩的概念:分娩能否顺利进行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或这些因素之间不能相互适应而使分娩过程受阻,称为异常分娩,俗称难产。
2.产程曲线异常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cm开始至宫口开全为活跃期,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cm/h,经产妇<2cm/h,称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胎头下降停滞。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
3.急产,即总产程不超过3小时。多见于经产妇。
4.对母儿的影响
(一)子宫收缩乏力
①对产妇的影响: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体力耗损、肠胀气、尿潴留,故可出现产伤、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并发症。
②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手术干预机会增多, (二)子宫收缩过强
①对母体的影响:可致初产妇宫颈、阴道以及会阴撕裂伤,接产时来不及消毒可致产褥感染。产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易发生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容易致产妇衰竭,手术产机会增多。
②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易发生胎儿窘迫、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如果来不及消毒即分娩,新生儿易发生感染。若坠地可致骨折、外伤等。
5.治疗原则
(一)子宫收缩乏力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是先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对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或其他剖宫产指征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对可经阴道分娩者,应先改善产妇全身状况,然后根据产程进展情况采取措施加强子宫收缩,促使产妇尽快分娩。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原则是恢复子宫收缩的生理极性和对称性,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使产妇充分休息后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若有胎儿窘迫或头盆不称者,应行剖宫产术。
(二)子宫收缩过强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①有急产史的产妇,预产期前1~2周不宜外出,有条件应提前住院待产。临产后不应灌肠,提前作好接生及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工作;
②对于已发生产程进展过速的产妇,应指导产妇不要向下屏气,减缓分娩速度;③若急产来不及消毒及新生儿坠地者,新生儿应肌注维生素Kll0mg、破伤风抗毒素1500U和抗生素。产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如有撕裂应及时缝合,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①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若属梗阻性原因,应立即行剖宫产术;②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应寻找原因,及时给予纠正;停止一切刺激;使用镇静剂消除异常宫缩,若不能缓解,宫口未开全,胎先露部高,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第4页:第十章
第十章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二节 产后出血
一、概念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
二、病因
(一)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
1.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造成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妇合并有急慢性的全身性疾病。
2.局部因素 ①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巨大胎盘等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②多产妇,反复妊娠分娩,子宫肌纤维受损,结缔组织相对增多;⑧子宫肌水肿,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严重贫血;④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畸形,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⑤胎盘影响,如前置胎盘附着子宫下段,子宫肌被动收缩部分不易缩复。胎盘早剥,蜕膜坏死出血,子宫肌层渗血,胎盘后血肿;⑥膀胱、直肠过度充盈,子宫夹持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收缩受影响。
(二)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三)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常见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穹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阔韧带内血肿而致大量出血。
(四)凝血机能障碍
包括两种情况:其一为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其二为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均可影响凝血功能。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量过多。软产道损伤造成阴道壁血肿的产妇会有尿频或肛门坠胀感,且有排尿疼痛。
2.体征 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者,子宫轮廓不清,触不到宫底,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
四、并发症:可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持续少量出血或隐性出血,易被忽视而带来严重后果,可并发贫血、产褥感染。如失血严重,休克时间长,可能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引起席汉综合症。
五、治疗原则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
1.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大出血,可以通过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第三节 子宫破裂
一、病因
1.胎先露部下降受阻。2.子宫疤痕 3.宫缩剂使用不当 4.手术创伤
第5页: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一)概念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
(二)病因
1.诱因 :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的因素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2.感染的来源 感染的来源有两种:自身感染、外来感染
3.病原体 产妇生殖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轻型者表现为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重型者表现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
(四)治疗原则:可加用肝素,并口服双香豆素,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
(五)护理措施
1.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
(一)概念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
(二)病因
1.胎盘、胎膜残留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
(四)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少量或中等量阴道流血,应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支持疗法及中药治疗。
2.手术治疗疑有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者,应行刮宫术。
第十二章 妇科护理病历
1.护理程序是由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2.月经:如13岁初潮,每28~30天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7天,可简写为 。月经异常者应了解病人前次月经的日期。
3.婚育史:足月产、早产、流产及现存子女数。如足月产1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1人,可简写为1-0-1-1或用孕2产1表示。
4、身体评估。
(一)全身体格检查:全身发育、毛发分布、皮肤、淋巴结(特别是左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
(二)盆腔检查
(1)除尿瘘病人有时需取膝胸位外,妇科检查时病人均取膀胱截石位,危重病人不能上检查台者可在病床上检查。
(2)阴道窥器检查:应选择适合阴道大小及阴道壁松弛度的窥器。取出窥器时应将两叶合拢后退出,以免病人剧痛或不适。
可于此时采集宫颈管分泌物和行宫颈外口鳞—柱交接部刮片。
(3)双合诊:是妇科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目的在于检查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和韧带,以及盆腔内壁有无异常。
(4)三合诊:在生殖器官肿瘤、结核、内膜异位症、炎症检查时尤为重要。
(5)直肠-腹部诊:一般适用于未婚、阴道闭锁或经期不宜做阴道检查者。
本文由“护士学习笔记”微信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护士学习笔记”微信平台出处。
护士笔记


总结学习资料 |输出原创内容共享护士心情 |更新临床知识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全的护理知识百科全书
▲微信输入关键字获取知识,例如:三查十对
▲登www.hushibiji.com,下载APP,加入护士圈
▲打赏小编:只要随手戳一下下面的广告,不花钱^_^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