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生命的绿色守护者
2015/9/16 护士学习笔记

    

     『一本你值得收藏的护士笔记

     总结学习资料 | 输出原创内容

     共享护士心情 | 更新临床知识

     护士笔记微信/网站:HuShiBiJi.CoM作者:带刺D、玫瑰

     在新疆塔城市托里县,在县医院的急诊科,那里有一群因忙碌而来不及言语的绿色天使,(他)她们头戴燕尾帽,身着绿色“战衣”。面戴口罩,手托治疗盘,有的匆忙的奔走于各个输液室之间,有的风驰电掣的忙碌于抢救室内,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社会的大舞台,身着绿色“战衣”的天使们在这几百平方米的舞台上与死神赛跑,把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中拉回,让生死成为瞬间之事,急诊科的每位医护人员在他们普通的岗位上用平凡的故事演绎了一曲又一曲青春的无悔赞歌。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今年8月的一天,我急诊科120接到指挥中心的急救电话,在老风口附近有位男子失血过多几近失血性休克,接到出诊电话,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立即背起急救箱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看到一男子倚靠在树林中的一颗树旁,旁边散落着玻璃碎片,该男子手腕处正淌着鲜血,毫无疑问该男子是一名自杀未遂的患者,我科室医生吴继亮立即给予现场止血包扎,随后将该男子接回我科室进行紧急救治。到达医院后,该男子脸色苍白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前兆,经过生化检查该男子血色素低于正常值,科室立即给予输血治疗,在途中询问患者血型,患者自述B型,化验结果却是A型,在场医护人员从随后赶来的家属口中得知患者的血型也是B型,于是为了准确无误的为患者输血避免医疗差错,我科室立即联系检验科又一次为患者验血型,交叉配血后最终将A型红细胞悬液2U顺利的输入患者的体内,由于患者的血管因失血过多而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加上患者情绪不稳不配合抢救,在输血的过程中达不到理想滴速,为了及时将血液输入患者体内避免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科室护士长刘莉连同科室护士罗雪贞站在板凳上手动加压为患者输血,医生们这边为患者进行清创缝合,护士们这边为患者加压输血、输液、导尿,时刻观察着心电监测仪中患者的各生命体征,有条不紊的配合着医生抢救,经过整整五个小时的全力奋战该男子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挽回了该男子的生命。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今年9月初的一个下午,“医生、医生,快来,救命!”一声急促的呼喊声传进了急诊科,当时正在医生办公室工作的医生唐志强、正在治疗室配药的护士张佳明听到呼喊声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出来,迎面而来的是一群人,其中一个男人背着一个满脸是血的昏迷男性患者,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医生们得知,该男子是驾驶摩托车由于车速过快撞整个人撞向了马路中间的防护栏,导致头面部大面积受伤出血、全身多处骨折,在科室主任陈波的指挥下在岗的医护人员立即将该男子推入抢救室,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时拉开了序幕,“血压80/50”“立即给予706代血浆500ml静脉输液、乳酸钠林格500ml静脉滴注、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多巴胺20 mg加入5%GS250ml静脉滴注”随着一声声紧急的医嘱,护士们迅速的配合医生进行着争分夺秒的抢救,在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后该男子病情得到控制,后在家属的要求下该男子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顺利将该男子送上救护车离开,这时候急诊科的医生护士们才想起来原来他们都还未来得及吃午饭,下午5点半多在狭小的值班室内医生们才吃上了早已变凉的午饭。

    

     岁月匆匆,多少时光在指尖流逝。多少年来,从急诊到病房、到需要急救的病人家中,急诊科的“绿衣天使”们在三百六十五个日夜里,从少年到白头,不知走过了多少万里长征。急诊科的小护士热依扎从略显羞涩的小姑娘变成了急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急诊科医生叶尔森从还未结婚就在急诊科到如今他已为人父,他依旧奋斗在急诊的第一线,当夜幕降临,人们进入甜美的梦乡之时,急诊科的天使们依旧毫无倦怠的穿梭在科室各个病房之间,(他)她们兢兢业业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瘦弱的身躯组成了守护患者生命的钢铁长城上,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只因为我们都是托里县所有百姓生命的绿色守护天使!

    

    

     点击下方可以加入20万护士圈,等你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