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之夜 看的我也是醉了
2015/11/21 护士学习笔记

护士笔记微信/网站:HuShiBiJi.CoM
作者:忘忧草
急救之夜 看的我也是醉了
急诊科的夜,就像一锅沸腾的粥,越熬越稠!
(一)
三天一个夜班,还有比这更紧逼的节奏么?值班的医护人员在夜间,即要关照好留观室入住的急诊病人,接诊院内门急诊的病人,又要兼顾“120”急救出车,虽说急救出车时,科里是二线的医护人员在留守,可一个漫长的通夜顶下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每次夜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形形色色的病人,在一次次处理中,急救人员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个个夜晚,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收获,留下或多或少的感慨。
随便掀开一页120院前急救电话记录,就可看到一个个急诊之夜,是如此的充实和丰满:
19:32,患者陈x,男,18岁,腹痛待查,二线予患者留观输液。
20:13,康达工业园,晕倒待查,以“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约3分钟”为代主诉,朋友疾呼120,查体:BP:130/80mmHg,意识丧失,口腔及鼻腔出血,呕吐,心肺听诊可,腹软,四肢活动尚可,以抽搐待查收住院。
3:43,雪松路骏马路蓝鲸酒店,患者邵xx,男,酒精中毒,以“突发全身不适伴大汗淋漓10分钟余”为主诉,朋友疾呼120,查体:13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不适,大汗淋漓,胸部不适,腹软四肢无力。4:09,转往中心医院。
接下来,接二连三的一连留观3个急诊病人,一人几瓶液体,在治疗室的台面上,列兵排队也似的排成一排排,看着煞是壮观。这些,都是需要这班值夜护士一点一滴地看着它们滴入患者们的血管,还不能“跑水”,针头滑出,液体外漏,患者的输液穿刺部位就会出现肿胀、疼痛,护士就要拔针、重新更换针头、注射部位和血管,再接着输注,这些瓶液体滴完的话,天也就亮了,甚至,有的第二天上午班来接班了,有的留观病人的液体还在接着继续点滴……
急诊工作,就是这样的常态。
03:26,患者李xx,男,33岁,酒精中毒,予醒酒、护胃、补液、止吐等静脉输注液体和肌肉注射。
04:10,患者张xx,男,69岁,胃痛,1、0.9%生理盐水250ml+泮托拉唑80mg,ivgtt,qd,2、GNS500ml+654-2针10mg,ivgtt,qd……这个病人病情较重,二线有意把他收入院系统治疗,可他就是不愿意住院,家属还一个劲儿地纠缠:你用药没用对,他又腹胀了……
出车倒没什么,就是留观病人,不是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就是酒精中毒的,都是些急诊科的常见病,大家见惯不怪了,亦没什么新意了。
6:13,“对面的包子铺又开门了,姐还没睡呢,人家已经开始一天的营生了……”二线护士巧巧忙里偷闲,在朋友圈里发了个微信。
对面包子铺的门开了,卖早点的都起来了,这个夜班总算快熬出头了,但是,想要挨着床睡一会儿的奢望,如绚丽的肥皂泡,在心头“啪”的幻灭!
(二)
在急诊科留观室,随便掀开一页门诊留观输液病人登记本,就可以看到成堆的“酒精中毒”患者的登记,一页登记簿10个留观输液患者,至少就有4个“酒精中毒”的,更有甚者,如遇节假日或周末,一页纸上就会出现7个“酒精中毒”者!他们被120救护车、或被家人亲友送到急诊留观室里醒酒、治疗的,众所周知,喝醉酒的患者有多难护理,恶心、呕吐、烦躁、打砸、乱骂、尿床……都是急诊科的常态,这就是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
按照医院规定,对于患者和家属的辱骂、殴打等行为,医生护士往往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此,即使遇到此类身心伤害等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医护人员也只能是躲避。
面对突发的疾病和意外伤害,患者家属焦急、烦躁的心情医护人员可以理解,但是,医护人员也希望家属给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尊重和理解,双方共同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可是,事与愿违,正常的医疗秩序却常常被失去理智、或处于醉酒状态的患者或亲属打破!就像近年媒体上曝出的医院暴力事件中的那样,急诊护士在工作岗位上遭遇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面对频频发生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工作强度本就大的急诊科医生护士更是雪上加霜、身心俱疲!
在磨砺和煎熬中,年轻的急救队员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成熟和老道。护士康康刚才就拒绝对一个醉酒患者的静脉输液重扎,这已经数不清是N次的重扎了,躁动,躁动,跑水,跑水,就是急救护士的工作状态。
康康刚才去巡视病房的时候,那个酒精中毒患者眼睛一瞪,破口大骂!康康扭头就走,这人已经酒醒了,判断患者的神志,竟然从这方面下了手,看的我也是醉了。
再扎,还是免不了滑出血管外,患者已经从昏睡渐渐清醒,再扎只会刺激还未完全清醒的患者,躁动、踢打、乱骂,这就是急救护士的工作环境。况且医生给他开具的药液大部分已经输完了,血管多次重扎,患者双手、臂,也是针眼密布了。患者家属又过来喊护士重扎了。“我可不敢再给他扎了,他都醒了,我害怕他打我……”经过一夜的折腾,家属也深知个中滋味了,遂不再坚持,患者又睡了一会儿,被家属带回了家。灵活机变的应对、学会规避风险,是这里急救人员需要练就的工作经验。
(三)
这个夜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留观的高血压病人,老太太从晚上7时起,主诉感觉头脑里有声音不停地响。夜班护士测血压:170/70mmHg,值班医生对症处理:尼群地平口服,之后观察用药后反应,病人血压下降到130/70mmHg,症状缓解。晚上11时,病人又诉响声复现,测血压还是170/70mmHg,再次服用尼群地平,此后,这个病人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说,以前她血压高的时候也感觉头响,在大医院里都是输硝酸甘油给治好的,现在不这样治不住她的病,快点给她挂点滴……输注硝酸甘油必须严密监测血压,且患者此时的情况没有必要使用,因此值班医生拒绝了病人挂水的要求。
凌晨1时,病人又诉头响,测血压170/70mmHg,脉搏100次/分,无其他症状,医生正在思量患者的病情:病人平时血压就是160,此时170也不是很高,也没有其他症状,病人又极力要求输注硝酸甘油,这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越来越让人感到她有严重的焦虑症,医生考虑给点镇静剂让她睡觉。于是夜班护士给病人口服一粒白色小药片维生素C,对病人说这个是一种特效降压药,病人吃后就睡觉了。
凌晨 5时,病人又诉头响,测血压:170/70mmHg,王医生耐心劝导:夜里1点的时候,给你吃了一个降压药后,感觉有没有好一点啊?答曰感觉好多了。此时,医生考虑这个病人脑子有点问题,于是叮嘱护士,如果这个病人再说头痛就再给她吃一个“特效降压药”。
在急救一线,夜班医护人员的这种经历,真的就是小菜一碟了。值夜班时,120急救出车警报的拉响,隔壁病人的一声咳嗽,值班室的电话铃声,门口传来的急促声音,慌乱的推车声等等,一切细微的声音都是对夜班人员头脑神经的一种严峻挑战,他们最怕晚上值班时在病房的走廊里,突然传来一声大喊 “医生——” 常常冷不防的让人感觉心都要跳出来!白天抢救室有个急危重病人病情稳定了,半夜家属突然大叫一声“医生——”,吓得医护人员一路狂奔过去,结果一看,液体滴完了。急诊外科医生接诊到有外伤的醉酒者,那种情况下的清创缝合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就是急诊室医护人员的职场生活。
难怪有同道中人如此戏说:急诊,前沿阵地,一个挡子弹的地方。
现在,在这里,值班的医护人员大多有一种通病——幻听,他们常常在各种时候,耳边远远地好像听到“120”警笛的高鸣,大家慢慢体会到为什么医护人员神经衰弱、失眠的比例较大了。
其实急救人员也很理解接触到的急诊病人,他们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病痛伤痛,很痛苦无奈的,才来到医院看急诊,深更半夜的谁不知道躺在家里舒服?正因为病情紧急,他们才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如果得到的诊疗护理结果不如预期,心中的失望落差可想而知。
因为懂你,所以慈悲。医护人员也是凡人,大家也有生病的时候,一想到曾经也会像他们一样很痛苦无助充满期待地躺在病床上,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也就渐渐平复了。
(四)
时针已经指向了8:56,昨天值了一夜班的急诊科医生石君即使下了班还是不能走,他在忙着记录夜间的“120”救护记录和交班报告。
从26日8:00-27日8:00的24小时里,急救队员共计接到急诊病人11人,其中外伤病人6人,转往中心医院2人,内科病人3人,急诊留观1人,转往内科病区2人。
在急诊救护过程中,其中有2人情况危急,属于急危重患者,一个酒精中毒合并头外伤,一个昏迷待查疑似脑出血,患者在院前就出现了呼吸道急性梗阻,经急救队员现场对症施救,及时缓解了急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梗阻,为急诊患者的下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接诊的3名内科病人,都是酒精中毒者。这足以说明120急救的工作特点,随着气温升高,夜生活的延长,急诊病人中酒精中毒患者所占比例也在上升;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人们的火气也越来越旺,外伤病人也在增多,所幸这6名外伤病人都只是程度不同的皮外伤和出血,急救队员及时把他们分流到了外科病区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除了完成“120”急救任务,这一夜,在门急诊,急救队员还接诊了20多名门急诊患者,急诊留观输液5人,其间除了开药、打针和输液,夜里前来进行健康咨询的也很多,这些多属社区人群的健康咨询范畴,值班人员需要为他们解惑答疑、测量血压体温。
在人们都在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急救队员们还要坚守在“120”急救岗位上,精神高度紧张,时刻保持警惕,随时都是“备战”状态,投身到“120”急救工作中去。
夜间急救队员除了不停出诊、急救、操作、转运、沟通、查看、守候、消毒、整理,还要忍受血液、体液、呕吐物的恶性刺激,急诊患者静静地输着液体,监护仪还在“滴滴”地工作,急诊病区灯火通明……
据统计,仅3月份急救站共出动救护车268车次,救治病人168人次,满意度达99.46%。急救人员坚守岗位,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为确保“120”绿色通道畅通尽心竭力。
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急救人员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伤患们身心的康复。“120”急救之路上,急救人员用热爱、执着、奉献书写着里程和路标。急救天使,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守护了一方平安,他们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的奉献,他们是这个城市时刻与生命同行的人,是关注健康和爱的绿衣使者。
急救队员就这样用自己的行动、博大的爱心,点燃生命的火星,抚慰受伤的心灵,一点一滴地践行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如今的“120”急救团队,正用他们过硬的急救技术、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患者保驾护航,力保“120”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让每一位经治的急诊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而不懈努力!


▼点击下方可以加入20万护士圈,等你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