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们是与回家之路逆行的人
2016/2/23 护士学习笔记
作者:孔雪丽
单位: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春节,是岁月里浓墨重彩的时刻,是往昔岁月亲情温暖的一个符号,一个载体。
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家在何方,年末岁尾,人总要回家。这是传统,是责任,更是爱和执念。一顿饭,一壶酒,一盘菜,互叙一年的情谊。
所以,在中国人的记忆长河里,每年过年的7天假期是大家最期盼的日子。
然而,
当你离开单位,踏上回家的列车时,有这么一群人却走向了单位的方向;
当你抛下工作,享受团圆的愉悦时,有这么一群人却承担起工作的重负;
当你告别快餐,品味可口的饭菜时,有这么一群人却吃起了自制的泡面。
春节,他们与团圆逆行,与轻松逆行,与回家之路逆行。
闻呼即救,有诊必出,二院急诊时刻与您同在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因此急诊科不仅24小时无休,而且全年无休,包括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平均每天出车十几次,接诊患者50余次。这就是2016年春节,二院急诊人的工作常态。他们以快速、高效的出诊保持着急诊急救之路的畅通无阻,让一个个患者脱离危险,重扬生命风帆。
急诊室内的接生,搅拌机里的营救。作为急诊人,闻呼即救,有诊必出,他们一直在路上。
加班加点,救心护心,只为让您安心过好年
“患者女性71岁发作性胸闷5年再发,伴加重12小时,诊断非ST段抬高性心梗,急诊冠脉造影三支病变,右冠闭塞。急诊P CI手术成功安返病房。放假第一天的首台急诊。祝愿大娘早日康复,全家过个好年!”2月7日中午12点30分,心内科主任薛瑞璐在微信朋友圈如此写道。
诸如此类的心血管病急诊,单单过年的7天, 心内科每天平均收住6位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3台,截止今天共做冠脉介入手术23台。这些手术,有时候是凌晨,有时候是傍晚,有时候是正常上班时间,有时候是难得的团圆休息时间。但,所谓急诊,就是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干什么,你必须赶到。因为,渴望活下去的生命使得他们只能义无反顾,奔跑到患者身旁,为患者竭尽全力。而患者及其家属只需要相信医生,配合诊治即可,因为“24小时心脏绿色生命通道”,可以先诊疗,后付费。
全科投入,全心全意,科主任做榜样一起为患服务
诊室外,鞭炮声声,喜气洋洋。
诊室内,安静祥和,医生患者。
除夕,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内二科主任李俊玲连着值了三天的门诊班。
春节,即便是团圆,即便是归家,但都阻挡不了疾病的来袭。甚至,春节期间的患者比以往有增无减。除夕那天,李俊玲在诊室坐诊到6点多才走,因为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3天时间里,最多的时候一天接诊60余人。
不仅门诊如此,病房里更是一派“繁荣”景象。春节假期里,入院50人,出院27人,现住院45人,其中11人都属于临时加床。再看看那些医护人员,有感冒的,有腹泻的,但由于人员紧张,工作量大,谁也没请假。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如同一个螺丝钉,每个螺丝钉都有自己的位置,正是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小齿轮,才保证了科室的正常运转。
或哭或笑,或静或动,宝宝的事儿忙坏了这群娘子军
作为一个家庭的情感纽带,孩子的事儿就是大事。春节里,有的宝宝忙着出生当一个猴宝宝,有的宝宝不慎生了病感冒发烧。这不,医院里的妇产科和儿科为了宝宝的安康可谓是忙里忙外。
猴子寓意为机灵,聪明。因此,许多家长偏爱猴宝宝,单单春节期间,就有42名猴宝宝在二院妇产科出生。猴宝宝扎堆出生工作量剧增,再加上团圆佳节,这让妇产科“坚守”的味道更浓了一些。不能回家吃饭,那就自带方便面泡着吃;不能陪伴家人,那作为老公的就只好多往医院送送饭也借机看一看妻子。
除夕的医院,不见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但熟悉的大楼,熟悉的工作环境,儿科里孩子们哇哇的哭闹声却向大家昭示着医院的医疗工作仍然在继续运转着。
一个接一个哭闹的患儿,一群又一群焦灼的父母。春节假日,儿科从来没有清闲过。门诊接诊1571人次,住院33人次。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儿科医护人员只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接诊完最后一个患儿,天色已黑。
抬头望去,
窗外是漫天烟花,病房内是素净的灯光。
客厅里亲朋们相互拜年,病房内医患互道过年好。
褪去节日的缤纷,在医务人员心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简简单单的“忠于职守”四个字。忠于职守看似平淡,但平淡的坚守中却始终是那份不忘初心的医者责任和守护患者健康的款款深情。
春节,二院医务人员虽与回家之路逆行,却与百姓健康同行。
(以上刊发的只是于大海中顺手采撷的朵朵浪花,展现二院医务工作者年年不变的坚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