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400斤的病人,我都一针见血了!为啥还挨骂了呢?
2016/2/26 护士学习笔记

     早上采血室采血。急诊科平车推过来一个病人。我赶紧示意推车的男护士,告诉他在走廊里等候,把采血单子给我。我准备了棉签和采血管,还有采血针。 向外间走去。身边同事姐姐说:“天呢,躺在床上的病人老胖了!”

     “没有关系,照样搞定。”我笑着说。 来到走廊,看见躺在床上的病人。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呀!”女病人最起码有360斤。病人家属很多,我把止血带邦在手腕部,因为按照我多年的经验,这么胖的病人,肘部不可能有明显的静脉。 刚消毒,病人吱哇一声叫了起来。

     “你叫什么?我还没有扎呢。”我没有好气的说。 病人的手背静脉也不好,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针眼,乌青的一片。有一条静脉短,且是斜着的。我仔细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果断的进针,一下就看见回血了。我的心情一下就明媚了起来。 接上了采血管,我发现血流不畅,根据经验,我知道一定是贴在了血管壁上了。 于是我用手抬高了一下针头。血果然流淌到了采血管里。

     “妈呀!疼死我了!”病人又叫了起来。 “你一个尽的掘着针头,多疼呀!”病人家属一个年轻的男子气愤的说。 我快速的拔针,心里也是没有好气的说“咱互相理解点吧!病人的血管的确不好。”

     “好了!别和护士吵架,我不疼了。”躺在床上的病人说。 男护士接过了血.我也转身回到了科室。 转眼的功夫,采血的病人蜂拥而至。刚才的不快也早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10点多,一个老人把头伸向窗口对我说:“护士别生气了!” 看着老人,我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教训儿子了!惯着媳妇。吃到了400斤,血管那么不好,还好意思埋怨护士!”老人接着说。 这下我才恍然大悟。赶紧笑着说,没事! 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作为一个临床20年的护士,我一直在努力的提高静脉穿刺率,虽然没有达到100%,但是我肯定已经达到了99%。

     以上了!。 今天的病人,我应该按照正常的程序,查看手肘看下是否有适合采血的静脉。如果的确没有,我在给病人手背采血也不迟啊。 这样,一定会得到病人理解。

     有时候,静脉穿刺你即使扎了两针,但是一样可以得到病人的理解。 前几天,一大帮家属带来一个特别胖的患儿采血。仔细寻找血管,我没有能一针见血。我离开叫另外的一个姐姐,依然没有太大的把握。最后又叫了一个姐姐。终于第二次穿刺成功。

     “看看俺们这个孩子实在太胖了!看把你们忙乎的,太谢谢你们了!”

     病人家属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说。 病人的话,让我觉得温暖无比。比起难度很大,我一针见血后,病人对我赞不绝口的夸奖,我更感动于,对于扎第二针后,病人深深的理解。

     笔记君:

     在这文章上,专门向林老师请教,以及说出我个人的想法。

     主要有两个方面:

     1、这名护士在注射时候的语气:“你叫什么?我还没有扎呢。

     是不是换一种表达方式呢?注射本身就会造成患者的疼痛,只要不干扰注射,患者喊一声也无妨。

     2、无论是打进去还是没打进去,小编一直认为,不应该道歉。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道歉了,就意味着你承认错误,你不做错为什么要道歉?道歉是不是你的技术问题?

     我认为,在给病人注射的时候,事先描述注射不成功的原因,例如:肥胖、天气冷、血管不好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描述出来,一方面注射没成功有台阶下,另一方面,注射成功了,说明你的技术是过硬的。

     所以,注射失败了,我不会道歉,我会用这些客观原因给病人解释,这样患者也不会把所有原因归咎与护士的技术方面。

     不过,林老师建议,无论注射是否成功还是需要道歉,例如:“抱歉,给你带来了疼痛。”

     让患者觉得你是真正的关心他,并且明白事理的患者,都会对你礼貌起来,这礼貌是会传播的,林老师几十年也都是如此对待患者。

     或者是我把医疗环境想的太极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根本就是信任,而我,现在连信任患者的心态都没了。林老师推荐我包括所有护理人员,都应该学《心理学》,沟通,真的很重要。

     当然,本次讨论不包括一些无理取闹的奇葩患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