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现场救护必须知道的六原则
2016/3/12 护士学习笔记

     灾害现场救护首先要强调整体观念。为抢救尽量多的伤患,应急救护应以整体救护为原则,实施全面救护与重点救护相结合的救护模式。“快”是救治伤患的首要要求,但在快的同时也要抢救得法,强调反应时间与救治效率相结合,通过实施从灾害现场到医院的每一个环节中检伤,确保重伤患的救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灾害现场救护的主要内容有:救出幸存者、伤员分类、现场医学服务、设立现场急救所并转运伤患、对心理问题的处理及健康需求评估等。

    

    

     1

     临时组织现场救护小组

     快速组织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治,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2

     呼叫急救车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呼叫急救车。打电话时一定要言语清晰简明,让急救人员尽快了解大概伤情,最重要的是要告知伤患的详细所在地。有条件时应快速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绿色抢救通道。

    

     3

     坚持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

     该原则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常被忽略或受到干扰,被轻伤患喊叫所迷惑,而危重伤患的抢救常被延误。遇到呼吸停止又有骨折的伤患,要“先复后固”,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固定骨折。遇有大出血又有创伤时,要“先止后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手段止血,然后再消毒包扎伤口。

    

    

     4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

     尽快脱离事故现场,特别是飞机失火时,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

    

     5

     先分类再后送

     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对于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重伤伤患,未经伤员分类或任何医学急救处置就直接后送,往往会造成不应有的死亡。

    

     6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医学救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派出人员对紧急医学需求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伤患数目、伤害种类、特殊医学需求、危害物质种类及可能造成的伤害,以便及时根据现场的需要调集医学资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