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只会谴责自己属下的护士长 你该充充电啦!
2016/3/22 护士学习笔记

     导语

     在护理人员身边,不乏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管理者存在,他们一看到临床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就开始了一通埋怨和谴责。

     案例

     护士小薇:早上五点多,我给我们病区的“老病号”抽血(患者女,年龄86岁),因为患者的血管不好找,最终我选择了在患者手背上完成了采血。这次采血操作时,是一针见血当时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在晨会结束后,护士长带着我们床头交接查房时,交接班双方都看到了病人抽血的手背都是淤青!我们护士长当着病人的面问我:你是抽的一针?我说是。你当时绑血压计袖带了吗?我说忘了!患者的陪护也说是没绑,然后我们护士长就对着患者的手背拍照,并连问了几遍当时有没有事?陪护也说抽完血当时没事,但七点多就发现患者手背紫了!然后我们护士长就说护士还是应该有点责任心!我听了心里特生气,这明显就是老年人血管脆,采血后患者或陪护没按住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护士长不仅一个劲儿地谴责我不说,还当着病人和陪护的面!

     你们说,遇到这样“谴责型的护士长”,我们该怎么办啊!

     讨论

     ◎ 你们护士长是没打过针还是怎样?既然当面对质了,说当时没事,还能把责任往你推。

     ◎ 患者采血后手背淤青,多为护士采血后交待患者和家属按压,但患方按压不到位或时间不够。这事别说没采血护士什么事,就是有缺陷,护士长也不能当着病人的面指责护士啊,真是的,唯恐天下不乱咋地?

     ◎ 要是那个病人的家属死死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怎么办?最讨厌当着病人的面说事。

     ◎ 查看一下,这个老人的出凝血时间正常否?

     ◎ 作为护士长,如果已核实出不是护士的错,就应该事后分析,以后工作中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采取什么措施来防范,而不是只会责怪!

     点评

     曾经看到龚晓明医生的一个例子:说是在19世纪早期的时候,坐飞机旅行也是一件不安全的事件,飞机掉下来的时候,人们往往谴责的是飞行员,认为是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失职,因此造成了飞机失事,但是于事无补,因为那个飞行员也往往死于空难。航空行业后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家认为谴责飞行员的失职是无益于解决问题的,所以停止对飞行员的谴责,转而关注系统的安全。从那之后,航空行业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坐飞机旅行也逐渐变得安全起来。现在,人们大家在坐飞机旅行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诸多的安全提醒,譬如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教育,告诉大家关闭手机,飞机降落前的安全检查,更有更多的系统方面的改进措施。

     护士们为什么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和缺陷,害怕被护士长批评,会把自己犯的错误偷偷地给抹掉,隐瞒不报,最好是任何人都不知道,因为上面一旦知道了要挨批评也要丢脸!譬如我们上述的临床案例,即是如此,护士们若是天天跟这样的护士长打交道,最终的结果就是想方设法的瞒报!

     为什么?因为,我们面前站着的是只会谴责护士的“谴责型”护士长!

     这就是我们医疗行业普遍存在的谴责文化,谴责谴责谴责!谴责使得人害怕自己的错误被暴露,害怕自己被惩罚,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因为我们追责的文化,导致了很多问题的真相被掩盖,不利于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谴责文化”会让人尽可能逃避谴责掩盖真相,这通常是于事无补的,如同谴责失事的飞行员一样,同样的错误照样会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发生。辞退了一个护士,同样的事情,还有可能将来会发生在另外一个医院,另外一名护士上,同样的事件每年仍然在发生。

     护士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是要犯错误的。对于护理系统的安全问题,我们也必须学习航空行业,停止对人的谴责,转到对系统的关注和改进上来,把护理管理逐渐地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的正规上来。

     所幸的是,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明确提出"鼓励主动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实施"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去积极报告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征兆。对护士工作中出现缺陷和不足,只会埋怨和谴责的护士长,看到这个"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是不是应该有所思,有所悟了呢?

     护理朋友们,您怎么看待这样的护士长,有什么高论,给护士小薇支个招呗,欢迎在“护士笔记”微信平台下的“评论”功能里,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相关阅读

     护士长与护士 相识容易相处太难

     谈谈护士长说话时的语气——表扬式与命令式大碰撞

     护士和护士长:人际关系和点滴期望

     是护士的错,还是护士长也有问题?

    

     护考万题库,请戳【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