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27岁接生千人,带你了解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2016/3/24 护士学习笔记

     这两天,一则腾讯新闻:现代“接生婆”:27岁助产士已成功接生近千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和转发,“助产士”这个不被人看中的职业也再一次走到了大众的面前。

    

     助产士是掌握护理学以及妇幼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助产专业技能,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通过3年专业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才能上岗。

     助产专业主要开设以下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德育、英语、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物应用护理

     专业课程模块: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心理与精神护理、产科学及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母婴保健、急救护理技术、护理礼仪、人际沟通。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助产专业和护理专业所学课程很相近,几乎一样。而在现实生活中,医院里的助产士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有护士担任的。

     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一个工作多年的助产士,她的经验不亚于一个妇产科医生,她的经验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细微的观察,熟悉产程进展的每一种变化,熟悉并能应对产程突变的各种情况,甚至熟悉产妇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她和产妇零距离接触,是产妇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

    

     一个有经验的助产士对产妇的帮助可能会超过一个产科大夫,因为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助产士集接生、护理于一身,且在产程中对产妇的陪伴时间要较产科大夫多,因此也能更细致的捕捉到产妇在整个产程中细微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

    

     职业性危险因素

     助产士因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较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性危害。为了将各危害降至最低,最限度地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助产士应通过学习接受多种教育,了解种危害,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

     生物因素

     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等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AIDS的几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AIDS的几率为0.1%,暴露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

    

     化学因素

     产房是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各种消毒剂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缓慢却不容忽视。如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甲醇能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累积效应。另外最近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出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体内褪黑色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无疑成为“荧光杀手”的受害者。

    

     物理因素

     对助产士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主要是针头及锐器刺伤,这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助产士在会阴缝合或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时可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据文献报道: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刺或利器刺伤造成AIDS从病人传给医务人员的危险性,发生率为0.1%~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率为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另外助产士在接生时保持屈侧屈的体位引起腰背部疼痛,颈椎病也相当普遍。

    

     社会心理因素

     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使助产士在工作中精神长久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须紧急处理的事件,如经产妇宫口开全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

     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另外助产士还会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晋升、评比、学习进修及家庭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使助产士的心理产生疲惫感。

     预防措施

     1.提高防护意识助产士在学校学习期间教材或课程设置上无职业安全防护内容,工作后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也较少,致使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应通过学习认识到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2 .个人防护 严格认真洗手 洗手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后,处理病人用物后,脱手套后均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洗手。要彻底清洗干净,并且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擦干,切不可用工作服擦手。简单有效的洗手可消除90%以上的微生物。

     3. 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 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戴无菌乳胶手套。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完成操作后不要戴手套进行其他操作如开门、抄写记录等,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在非无菌操作时戴手套可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被感染。美国疾病管理及预防中心在1987年颁布的《全国性防护措施》中强调,在进行有潜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4. 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 助产士应规范操作程序,工作中认真仔细,不断总结工作的技巧,避免利器针头损伤皮肤和黏膜。如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针帽,禁止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到专门的容器。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

     5 .意外暴露后的处理 血液或羊水溅到眼睛、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锐器刺伤后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可注射乙型肝炎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目前对预防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的补救治疗措施。

     6 .产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消毒 产房应每日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风通气。并在每个产妇分娩后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30min,地面、产床用含有0.5%~1.0%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7.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 助产士应了解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保持自身精神健康需要对自身心理的影响,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

     8 .计划免疫 助产士参加工作前就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系统和肝功能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抗体阴性时,应立即加强注射。

     相关阅读:

     开放二胎,助产士沦陷,本文揭开不为人知的助产士!

     助产士也可以开咨询门诊了

    

     护考万题库,请戳【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