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男护士不输巾帼:辛苦、老得快
2016/5/17 护士学习笔记

     来源:羊城晚报

    

     男护士周浩正在紧张工作

     在患者印象中,护士都是细心的女性,而粤语中,护士更是直接被称为“姑娘”。而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急诊科的周浩却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姑娘”。“男人当护士,行不行啊?”面对家人、朋友、患者的质疑,周浩用7年的坚守回答:“男护士也能干得好,特别是遇上力气活,再加上天生对仪器使用的敏锐,有时还真能‘一顶俩’!”

     “像姑姑一样帮到人”

     周浩是个85后的安徽大小伙,儿时就对医护人员心生敬仰,“我有个姑姑当护士长,大家有事都找她帮忙。小时候我就觉得姑姑是家族里最厉害、最有本事的人,于是就想跟她一样,穿上白色的护士服。”填报志愿时,家人原先想让他报电力、工程一类的理工科专业,而周浩认定:“我要像姑姑那样,当护士能帮到别人。”

     2009年,周浩入职省医,成为急诊科的一位男护士。急诊科多有突发状况,一进急诊科,周浩就开始三班倒、连轴转。7年过去,有担当、肯学习的周浩如今担任急诊科带班组长,负责协调整个急诊区域的护士人力,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挺辛苦的,感觉像我姑姑一样,容易长斑,老得快,哈哈。”周浩笑了笑说。

     护理工作不输巾帼

     目前,省医共有154名男护士,其中急诊科就有14名。一般情况下,男护士常出车进行院前急救,紧急情况时干起需要体力的活来,男护士占优势,“一顶俩”。但患者们刚开始可不这么想,男护士总是被质疑不够细心、不会打针。“有时患者叫‘姑娘,打针’,一看来了个小伙子,会不客气地直接说,换个女护士来。”周浩摇摇头,“没办法,我把实情告诉他们,急诊科一个护士管几十个病人,实在换不了,他们就会一副真‘倒霉’的样子。”有趣的是,当周浩给患者打过针后,患者就会惊呼:“唉,你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没想到可不比女护士差!”周浩只好苦笑。

     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这么好说话。急诊科病人多、医护人员少,一忙起来,有的病人就嫌服务不够,发脾气。“最怕就是遇到头脑不冷静的偏激患者,我的同事被打、被咬的都有,这时候只能让男同志出面。”对付他们,周浩有自己一套,“病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看病,我不跟他争论,该打针的打针,该换药的换药,他就没话说了。”

     楼梯间做心肺复苏

     2013年,周浩跟急救医生出车抢救一位胸痛男患者。患者所在居民楼没有电梯,周浩与医生爬上七楼,将患者抬上担架送院。

     刚下了两层楼,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楼梯间里没有灯光,家属一旁举着手机照明,周浩与医生轮流进行心肺复苏术。施行心肺复苏术,一分钟需要按压胸口一百多下,一个体格健壮的成年男性大概能坚持按压五分钟。数十分钟过去,患者的状况逐渐缓和,衣服湿透的周浩与医生几乎累瘫在地,眼镜都因出汗过多滑掉地上。“施行心肺复苏术需要体力和耐力,男护士做起来更有优势。”周浩说。

     为了规范心肺复苏术,让同事们更易掌握,周浩利用休息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找老护士取经,整理出心肺复苏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将具体程序做成直观易懂的视频,放在医院官网上供大家学习,后来还拿到高校、社区普及推广。周浩说:“我希望为医疗事业多做些贡献,为患者多奉献点光和热。”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吴大海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崔继雄)

     (责任编辑:王厚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