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必备】打针起硬结怎么护理?
2016/8/22 护士学习笔记

    

     首先需要介绍的是,如果是出于预防的目的,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保持局部清洁,在注射期间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湿热敷即可。将毛巾叠成方块,在60摄氏度的水中浸湿泡热,拧干后盖在注射部位。

     为了保温,可在上面放一个热水袋或塑料布。毛巾或纱布每5分钟更换1次,早晚各敷1次,每次20 ― 30 分钟。护士笔记微信:hushibiji注意热敷时不要揉搓针眼部位,以免将病菌带入,引起感染。

     如果硬结和疼痛已形成,就要加用一些药物外敷了,常用的方法是硫酸镁溶液湿敷,具有消炎祛肿的作用。用硫酸镁粉剂或者溶液,加热水配成 50 %浓度的溶液,将纱布放在药液中浸湿,稍拧干 以不滴水为宜 ,敷在注射部位;也可把热水袋放在纱布上加热。每次敷药10分钟,每天 3 ― 4 次,一般 2 ― 3 天即可痊愈。

     中药外敷,以“止血止痛、活血化淤、消炎生肌、舒筋活络”为原则。

     跌打丸:取 2 ― 3 粒,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更换 2 次,连用 2 ― 5 日。

     跌打万花油:将药物涂于纱布上,护士笔记微信:hushibiji,外敷于硬结部位,包扎固定,每次贴敷 1 小时,每日 1 ― 2 次,连用 2 ― 3 天。

     伤湿止痛膏:局部常规消毒、拭净后,取本品 1 ― 2 张外贴于患处,每日换药 1 次,连用 3 ― 5 天。

     云南白药:取本品适量,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2 次,连用 3 ― 5 日。

     牛黄解毒片:取药物适量研成细末,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2 次,连用 2 ― 5 日。

     还有两个偏方可用。

     土豆法:将新鲜土豆切成 0.5 ― 1 厘米 厚,护士笔记微信:hushibiji,直径比硬结略大些,直接敷患处,盖一块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 1 次, 2 ― 3 天可见效。

     仙人掌法:拔去仙人掌表面的刺,用刀将其剖开,敷于患处,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1 ― 2 天即可痊愈。

     来源:网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