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亲历踩踏事件医护讲述抢救全程
2015/1/2 中国医学论坛报

    

     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经初步核实,首批32位遇难者名单公布。其余人员身份仍在进一步核查中。在已经确认的32位遇难者中,男性11名,女性21名;30岁以上遇难者2名;20~29的遇难者24名;10~19岁的遇难者6名,最小的遇难者年仅12岁。让我们一同为他们默哀!

    

    

     许多市民到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

     踩踏事件发生时,她们正在现场

     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故发生时,温州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科护士潘盈盈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感染科护士吴小小正好在现场。事故发生后,她们第一时间冲出人群,参与抢救伤员。

     “人群就是黑压压的一片,极其恐怖。”吴小小描绘所见场景时说,由于当时人流量巨大,现场极其混乱。她们四人就是硬生生的被人群中夹着游走一样。之后,她们被人群挤到了观景台边,由于视线较好,很多人都想往上挤,而此时,观景台上的人已爆满。

     “当时我就觉得很危险,就硬挤往下走。”吴小小说,她们好不容易突出重围,来到了人群外围,不过,其间四人被疯狂的人群冲散了,分成了两组,潘盈盈和吴小小两人在一起。脱离险境后,她们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裤子、包包都被挤破了。

     零点钟声响起,烟花在空中绽放,淹没在人群中的她们根本不知道踩踏事件已经发生。直到救护车和警车赶到时,她们才意识到附近发生了意外。

     民警手拉手开出一条运送通道,并大声向周围嘶喊“有没有懂急救的医护人员”。听到呼喊,两人举着手挤出人群,冲到人群包围圈内时发现由民警手拉手围起来的空地上已经躺着30多名伤员。

     学习过医护知识的吴小小和潘盈盈被这样的场景惊呆了,虽然在医院里也见过无数次伤员,但面对这样混乱的场景还是第一次。

     她们立即跑到伤员边上实施急救。因为120还未赶到,身边没有任何工具,两人只好对伤员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她们发现躺着的一些伤员脉搏非常虚弱,一些人呼吸骤停,瞳孔已放大。于是,两人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很多人脸上有血迹,脸色发紫,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微弱,基本处于休克状态。”潘盈盈告诉记者,现场除了她们两人和一位朋友外,还有几位外国友人参与到急救。

     “我和潘盈盈当时就冲上去帮忙了,先摸了摸伤员们的颈动脉,发现情况都不是很好。”吴小小说,“我赶紧对他们采取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方式,感觉到心跳有些恢复后,再赶紧给下一个人施救。”

     “急救这项技能在国外普及度很高,现场有不少外国人也都参与进来帮忙,有一个外国人还配合我,我按压、他来进行人工呼吸,这样急救的效率高了不少。”吴小小说。

     半小时后,吴小小和潘盈盈已经救助了10多人,这时,救护车终于冲破密集的人群赶到了现场,随后警察们帮着医护人员把伤者抬上了急救车。

     与此同时,去年刚毕业的长征医院规培医生施晓雷也在事发现场——当晚11点左右,他在影像科处理完报告后前往外滩参与跨年活动,他与随行的同事当场参与了一名伤员的抢救。随后又返回医院,看到了急诊室、抢救室的不眠之夜,在这个夜里,数十名医生,但凡在医院附近、在岗的、加班医生、护士等都参与了伤员的抢救,急救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以及其他众多辅助科室都加入到这场与生命赛跑的战争中……

     因为是医生

     昨晚最终处理完所有报告已近11点,和同事收拾东西去站台等车。等了好久车不来,心一横,决定去外滩跨年,虽然明知灯光秀改场地了,还是打算去凑个热闹。11:35出发,一路狂奔,终于在55分警察拉起封锁的前一秒挤了过去。

     拍了好几张照片,也参与了倒计时,原本一切都那么美好,正顺着人群慢慢往北挪的时候,突然从后方传来喧闹,接着就看到警察和几个人往前挤,感觉像带着伤员的样子。也没多想继续走,接着就看到路障和疏导交通的警察,他们拿着扩音喇叭喊着不要停留,往前走。等走近了一看才发现路障后躺了一个人,有警察正在做胸外按压。犹豫着走了两步,我和同事商量说:要不去看看?她对我的想法表示同意。于是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向警察表明身份以后进入了围栏后。由于光线缘故看不清脸色及瞳孔,但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已经无法探及。抱有一丝希望的我们把伤员抱上一辆可能是临时征用的面包车,在两名警察的陪同下向医院疾驰,后来又加入了一辆警车开道。一路上我和同事还有一名警察轮流做心肺复苏,另一名警察随时与外界联系,中途我还给值夜班的同事打电话让他通知预检准备接人,当时是零点十五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回到了长征,在向抢救室交接时病人的情况还是没有一点好转,但接诊医生还是打开静脉通道、接呼吸机,尽最后的努力。

     没能把病人救回来,我和同事都很失落,她去帮我买了瓶水,腰酸腿软的我们瘫坐在急诊的长椅上,我从包里翻出两颗大白兔,一人吃了一颗(原因就不解释了),接下来我们把此事各自发了朋友圈——这个时候是凌晨一点。

     我送来的这个人应该是长征接诊的第一个踩踏事故的伤员,而此时此刻急诊的同事们包括我们都没有想到事态下一步的进展,急诊还是在一片过节的安静祥和的气氛中。

     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警笛由远及近,又有一批病人送了过来,数目和伤亡情况都不详,急诊瞬间忙碌了起来。

     同事明天还有事,不得不去坐夜线公交回宿舍,我则回到了三楼的办公室里准备休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出了好几身汗,也顾不上洗澡,准备就寝。我把床和被子都铺好了,可能是只有一个人太安静的缘故,坐了很久还是感觉心有余悸,于是决定去楼下和值班的同事待会儿。

     等到电梯门开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整个急诊已经忙翻了天,大厅里全是人,家属,警察,院领导,市领导,保安……在此不得不钦佩长征对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置能力(就在刚才陆续接到两个电话,分别是宿管阿姨和医院在确认我们的情况)。我去看了一眼,清创室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人,面色铁青,已无生命迹象。狭小的抢救室里挤满了平车、伤员和忙碌的医务人员,内科的、外科的、急救的、B超的……我已顾不上看热闹,赶紧向12号房奔去,那里需要我,我也只有在那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果然CT室已经开始排队了,今晚的值班医生虽然缺乏类似事件的处置经验,但也还是按照流程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协理医师以便及时组织力量为临床抢救提供帮助。

     虽然已经开启了绿色通道,减免了一切手续直接检查,但在和值班的同事合作完成了三头一胸的检查后我意识到一台CT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而急诊略显老旧的机器一旦罢工必将影响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于是我把工作交给值班医生,自己去三楼开二室的64排CT。

     机器正在启动,长年住在医院、熟悉设备操作、上午还在挂水的超哥也已闻讯赶来。不一会儿协理医师也来了。完成球管预热后,我打电话通知急诊CT开始向楼上分流伤员。当时已经两点多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陆续完成了约6个病人的胸腹部检查,由于第二天还有夜班,我先回办公室休息了,超哥和琼姐忙到几点不得而知。

     六点,我被值班医生的求助电话惊醒,有伤员病情变化需要复查胸腹CT,而他在急诊走不开,于是揉着睡眼穿上大褂去了二室。为了再有病人来时能及时检查,我回办公室拿了毯子披着趴倒在了操作台上……

     再睁眼已是八点,起身去值班室收拾东西,上午还要去实验室,路过抢救室门口看到那里还是站着好多人。而奋战了一夜的我早已说不出话,默默地前往地铁站。这艰苦的一战就算告一段落了。

     最后,向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全程为群众护航的警察同志和现场提供帮助的热心市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始终支持我的决定并全程陪同的甜甜同学和及时让出生命通道的司机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逝者的亡灵得以安息,希望伤者都可以早日康复,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希望有关部门彻查原因,杜绝悲剧重演,同时也希望自己今晚夜班平安无事。

    

     这个不平凡的跨年夜,对于亲历抢救的医护人员来说漫长而忙碌,很多刚下班的医护留下帮忙,很多在家团圆的医护人员被紧急叫回医院加班,所有参与应急抢救预案的医护人员到现在都还在忙碌,不日不夜的救治病患!许多医护人员就是这样将就着囫囵吃一餐便继续投入伤员的救治工作中。

     2015年,希望不要再发生医闹事件,因为医护人员永远是战斗在灾难一线的天使!请珍惜你身边所有的医护朋友!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人!!向他们致敬!!

     来自微博上海发布、澎湃新闻、温州商报、浙江在线

     CMT林立综合整理

     与《中国医学论坛报》新媒体小编直接联系请加微信号:luntanbao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