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治疗新进展: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有效性获证实
2015/6/11 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王国春教授

    

     王国春教授

     5月21~23日,我国风湿病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共同参加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分享了该领域的新理念、新进展,并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会议期间,中日友好医院王国春教授分享了一项有关白芍总苷(帕夫林)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研究,表明白芍总苷治疗pSS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解决pSS治疗难题带来了新进展。本版整理王教授报告内容并邀其对这一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解读,供读者参考。

     白芍总苷治疗pSS临床研究介绍

     研究背景

     p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并可累及肾、肺和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引起全身器官受累。但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pSS的药物疗效有限,对腺体病变及腺体外病变的干预效果不佳。这迫使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我国传统药物,如白芍总苷。

     事实上,白芍总苷用于pSS治疗已多年,但没有临床研究收集其疗效及安全性数据。遂王国春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上述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共分析了224例具口干、眼干症状,尚无其他系统受累的pSS患者,其中147例接受白芍总苷治疗,另7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白芍总苷组在治疗4、8、12、18及24周时患者主观评分(ESSPRI评分)均显著下降。白芍总苷组第12周及24周时,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ESSDAI评分,包括全身症状、淋巴结症状及腺体病变)较基线也有明显改善。对于眼干、口干症状,研究结果证实,白芍总苷同样具有改善作用。在治疗第4、8及24周时,白芍总苷组眼干VAS评分均较安慰剂组显著下降;而白芍总苷组第4、8、12、24周的口干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此外,研究还表明,白芍总苷可改善患者的泪腺分泌及唾液流率(刺激后),降低血清IgG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安全性方面,患者对pSS治疗的整体耐受性良好。

     临床研究结果解读

     白芍总苷有效缓解pSS患者症状,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pSS治疗难度较大,期待治疗新突破

     pSS发病机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当前我们对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这也导致了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尚没有相应的临床诊治指南用于指导或规范pSS的治疗。而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不能早期就诊,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临床迫切地期待在pSS治疗方面能有新的突破。

     白芍总苷在缓解pSS临床症状方面表现出积极效果

     基于pSS当前的临床治疗现状,即传统药物疗效不确切,而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发现白芍总苷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因此开展了这一研究以探索其在大样本量的人群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中期pSS,白芍总苷治疗有效。研究主要终点之一——ESSPRI评分,包括了对患者皮肤干、眼干、口干等干燥症状、疲乏和肢体疼痛的评估,是最重要的综合评估指标之一。研究结果表明,白芍总苷可有效降低ESSPRI评分,证实这一药物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疗效。而研究对患者眼干、口干等单个症状的观察也证实了白芍总苷在缓解患者主观症状方面的积极效果。

     对于白芍总苷可有效治疗pSS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其免疫调节作用相关。

     基础与临床研究并行,深入挖掘白芍总苷治疗pSS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白芍总苷用于pSS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应开展更多的机制研究,如建立pSS动物模型等。深入的机制研究应是白芍总苷更广泛临床应用的坚实基础,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②在临床研究方面,有4个探索方向。第一,对患者人群需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层,如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等。第二,增加临床研究样本量。第三,观察周期至少应延长至1年。pSS是一个终身疾病,而当前这项研究仅观察了24周,而更远期的、持续治疗效果可能也具有临床意义。第四,可以适当纳入一些比较复杂的病例,如存在肺间质病变、肾小管酸中毒等的患者,观察白芍总苷对其的疗效如何,这一系列研究值得大家期待。

     本文原发于2015年6月11日《中国医学论坛报》A8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