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麻醉学会2015年会中国行会议撷萃
2015/7/20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5年7月4日,由爱思唯尔(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主办、欧洲麻醉学会(ESA)协办、阿斯利康独家赞助的“ESA 2015年会中国行”活动在西安、上海、北京、广州4地同时举行。ESA主席菲力派斯库(Daniela Filipescu)教授、候任主席高迪克(Zeev Goldik)教授、科学委员会前任主席赫特(Stefan De Hert)教授等及中国麻醉学界的多名专家与4地参会的广大麻醉医师一起,探讨麻醉学最新研究进展、展示最先进技术。因版面限制,特挑选部分与会专家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西安会场·本次大会主席、CSA侯任主委熊利泽教授

西安会场·ESA现任主席Daniela Filipescu教授

西安会场·ESA候任主席Zeev Goldik教授

北京会场合影

上海演讲者合影
ESA 2015年会热点掠影

西安会场·ESA科学委员会前任主席Stefan De Hert教授
讲者:根特大学附属医院StefanDe Hert教授
麻醉师在心脏手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SA非心脏手术心血管评估和管理指南中推荐,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在接受低危和中危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可由麻醉师进行心脏评估,并制定优化用药方案(推荐强度Ⅱb,证据等级C)。另一项麻醉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转归影响的研究中,麻醉师的表现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主要并发症及临床转归。
围术期阿司匹林应用:答案与疑惑同在
POISE-2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 J Med) 2014;370:1494]结果显示,在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围术期是否应用阿司匹林对于患者死亡及心肌梗死无显著影响,而具有大出血风险者则应停用阿司匹林。这与2009年ESC/ESA非心脏手术的术前心脏风险评估和围术期心脏风险管理指南推荐相符。但POISE-2研究中,合并一级或二级适应证、需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仅占所有纳入阿司匹林组患者的36%,且2/3的患者未达阿司匹林治疗标准,临床效应或被低危患者稀释。
局麻避免肿瘤复发:根基尚不稳
查克马克(Cakmakkaya)等关于麻醉技术对恶性肿瘤复发风险影响的系统综述研究表明,局部麻醉有利于避免肿瘤复发的临床证据并不充分,尚有较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
术后认知障碍:术前病史或为“推手”
布兰登(Brendan)等的研究显示,术前约1/3的患者已有既往认知障碍,可作为术后3个月和1年时认知障碍的良好预测因子。然而,目前尚无证据显示麻醉和手术可导致术后1年时的认知障碍。

西安会场合影
全麻“深与浅”,危害与益处

广州会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郭曲练教授
讲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曲练教授
患者出现低血压、低脑电双频指数和低挥发性麻醉最低肺泡浓度的“三低”状态,术后死亡率是否增加,目前研究呈正反两派,处于困境之中。低BIS、爆发抑制、“三低”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未来进一步理顺。而“深”麻醉或低BIS值是否与术后疼痛评分和镇痛需求降低相关的问题,亦是争论不断。在麻醉深度与术后谵妄方面,拉特克(Radtke)等的研究显示,BIS监测可减少术后谵妄发生率,与避免术中低BIS状态有关,BIS值<20的时程比为术后谵妄的独立相关因素;但BIS监测与术后1周、3个月的术后认知功能无关。对于认知功能,有研究显示较深的麻醉可保护术后4~6周的认知功能;而我们的研究则显示在全凭静脉麻醉中,较深的麻醉深度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总之,“深”麻醉出现高死亡率的现象可能存在,但通过控制麻醉深度减少死亡率方面尚需验证。深麻醉或可增加术后谵妄发生率,但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可能有保护作用。

广州会场合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