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心中的好医生是啥样?等你给我答案~
2015/8/17 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前,多家媒体面向大众开展了“好医生”的评选活动,比如,深圳商报举办的“深圳好医生”评选,成都商报的“妙手仁心·四川名医口碑榜·成都好医生”等等。其实回顾过去,类似的评选活动每年都有,候选人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医院推荐,患者及家属推荐及自荐;而具体评选过程则是专家投票与大众点赞(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也会加入其他医生投票的环节。

     媒体举办此类活动,初衷多是希望能传播正能量,改善医患关系。从目前反响可以看出,开药少、看病好、态度好的医生普遍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到了医院,最害怕的就是过度治疗和用药,本来吃药就能治好,最怕医生让你打吊瓶。”来自深圳家住园岭社区的周小姐此前带着孩子去看病,孩子明明只有感冒的症状,医生先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终于确认“是感冒”,随后要求孩子连续三天来医院输液,周小姐感觉很不满意。

     周小姐表示,当时医生的态度很急躁,他们咨询这么小的孩子是否真的要输液,医生就表示“没有时间解释”。后来他们气愤地离开医院,来到附近的社康中心,医生只开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药,孩子服用之后病情很快有好转。

     家住福田区皇岗街道的刘女士希望能以好的医德作为首要评选标准。刘小姐说,近期她4岁儿子感染流行性感冒发烧,由于早上要去单位打卡,她上午9时才赶到市妇幼保健院福强分院挂号,在分诊台她预约是一位年龄较大的张医生,很多人在等她看病,前面约有30多名患者。

     “我当时以为上午轮不到我的孩子,就咨询是不是要下午再来排队,导医回复说,只要分诊了上午就会看完。”刘小姐介绍,中午12时轮到她的孩子看病,检查之后她询问是否要下午再来看检查结果,但是这位张医生一直坚持看完再休息。13时许,刘女士孩子的病才看完了,这也就意味着张医生几乎完全牺牲了中午休息的宝贵时间。

     “当时我特别感动,其实她完全可以打发我下午再来。”刘女士表示,当时张医生解释说,不忍心看着她带着发烧的孩子跑来跑去,就想看完病孩子就能尽快回家休息了。张医生贴心的行为让刘女士十分感动,她表示患者与医生之间一定要相互体谅,这样才能有良性的医患关系。

    

     其实历史上业已有“好医生”评选的雏形。早在清末,当时的医疗制度改革,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1916年成都警察局考查“诊治单”,规定诊病时要把“诊治单”的“半边纸”给病人(即左右双份填写,类似后来的“病历”)。医生看病后,次日要病家追查病情变化,并向警察局汇报。这期间,成都警察总局开始考核颁发“名誉医生员”牌子,这更是评定“好医生”的大举措,相当于如今颁发“名医证书”。

     清末民初医疗制度早期改革和评定“好医生”的举措,当然说不上完美,但无疑已迈出重大的一步。而在四川省档案馆编印的原始档案,1910年南部县医学改良会遵照命令,以医学改良会名义发给外科医生杨国德的行医凭证,证书中杨国德被考评为“中等”,体现了清末考核好医生的改良新风气。

     虽然当下的医患关系仍旧处在紧张状态,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但还是有很多受到百姓喜爱和信任的医生,同时也能得到同事们的认同。其实,在小编看来,同僚的认同更有说服力,因为站在同样的专业立场,才能更客观地评价医生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妙手仁心,他的专业素养、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是否符合“好医生”的标准。不知道大家心中好医生的标准是怎样的呢?在医疗工作中你遇到的好同事是什么样的?欢迎发表评论告诉我们!

     整理自成都商报、深圳商报

    

     今日有奖问答!

     Q:医生眼中的好医生是什么样子的?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医生自己的盛大聚会“口罩嘉年华”吧~看看小伙伴儿们都在说什么?

     参与该话题讨论、截至本周三晚20:00获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可获得360随身wifi一只,加油哦~(P.S. 只有通过“阅读原文”链接进入评论才可以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