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教授专访:规范诊疗行为,挽救患者生命
2015/11/4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5年10月25日,在《中国急诊急性循环衰竭(ACF)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审稿会举办期间,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于学忠教授就ACF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制定的原因、特点及对临床诊疗的影响相关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现总结专访内容与读者分享。

于学忠教授
Q1为什么会制定此共识?
于学忠教授:ACF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发病率很高。据统计,ACF发病率为0.3%左右,死亡率也非常高,可能高达20%。所以,ACF诊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挽救ACF患者的生命。对临床医生来讲,需要提高他们对ACF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如果临床医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就会减少耽误最佳抢救时机的现象。因此需要临床专家制定ACF共识,给临床的一线医生提供参考。临床医生在患者处于何种状态时应该考虑ACF,在何种情况下应该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些都是制定此次共识的目的。
Q2此共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于学忠教授:此次共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临床医生对ACF认识和操作的问题,所以此次共识突出的特点是其实用性,也即可操作性。临床医生碰到何种情况,应该高度怀疑患者诊断为ACF,考虑诊断ACF之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若诊断已经证实,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去干预。自始至终,围绕的核心是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该共识旨在解决临床医生在临床中碰到的诊断方面的疑难问题、治疗方面的疑难问题等,最终目的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Q3此共识发表后,会给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于学忠教授:此共识发表后,给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带来的影响包括3方面。第一,提高医疗质量,这是临床医生都知道,也是国家政府不断强调的。此次ACF共识进入使用后,临床医生在诊断ACF综合征的时候,能够有理有据。临床工作讲究循证医学,临床医生应该在患者处于何种状态和条件下诊断ACF综合征,希望此次共识能够为一线临床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第二,一线医生在治疗患者时,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发生误诊误治等现象。第三,临床医生规范自己的操作、控制好自己的诊疗行为,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医生及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飞燕整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