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医周】什么是医生最想让患者了解的常识?答:打人是违法的!
2015/11/7 中国医学论坛报

京城的雪or雨or雨夹雪一直延续到今天!
早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声响,和一阵阵轮胎划过地面的细碎声,突然想起一句冬日里最让人幸福的话:
今天不用上班,你憋起床了!
于是我……

继续睡!

幸福来得太突然
其实北京的雪景还是很美的,比如下面这些紫禁城里的画面:




一种古装宫斗大戏的即视感有木有!
说到紫禁城,里面的太医常常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给主子看病,可是现在,咱“民间”的医生天天也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活,压力不比太医小!
比如,跟车出诊的急诊医生和护士,有时候无缘无故就会被打,你说这叫什么事!
昨天的微信就详细报道了一起这样的事件:明明救人却被揍?!男子出手打出诊护士,其妻下跪道歉
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医护人员急救出诊,不料,在施救过程中,伤者朋友嫌护士速度太慢,双方引发争执,护士遭到对方殴打,之后打人的男子被警方拘留。
“我明明正在救人,没想到,对方情绪那么激动,一拳打在我的左脸上,之后又给我下跪道歉。”11月3日晚22时,在乌市公安局友好南路派出所,李瑶哭着用冰袋敷红肿的左脸,向民警讲述事情经过。
打完人再道歉,大家觉得应该原谅吗?

“原谅你是上帝的事情”
说打就打,一点不遂心意就拿医生护士出气,小编也只能说:

再打,再打以后就更没医生给你看病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多少人懂呢?
还是说理都懂,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似乎是个更大的陷阱……

事情的真相也许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本期话题
救人却被揍!?如果大家在医院或者出诊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打人者事后道歉,你会原谅吗?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期待看到你们的意见!
急诊尤其是院前急诊和儿科是两个老大难的科室,钱少活多而且还是医患矛盾的重灾区,没人愿意干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再加上放开二胎,各地儿科医生荒的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起,新医改5年来,全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 .5万人下降到了10万人,儿科医生比例下降了1.1%。从儿科医患配比来看,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远低于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生的美国。
据11月3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东莞市多家医院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增加聘用儿科人才。医院呼吁,解决儿科医生人手不足问题,还得从薪酬待遇、人才培养等根本上予以政策倾斜;并且希望能够大幅度增加儿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人数,尽可能保障人才输送。同时,也要摸底儿科有二孩生育需求的女医生情况,提前做好应对。
迫切希望增加医务人员待遇和福利的政策出台,毕竟像下面这样能去国外生孩子的有钱人还是少数。
据中国网4日的消息,一位赴南加州生子的中国产妇由于产后大出血而身亡。近日,加州橘郡高等法院陪审团做出裁决,判决该产妇的家属获得共5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万)的赔偿金,而华裔主治医生刘隆德(Long-Dei Liu)被判存在严重疏失行为。据报道,在法庭上作证时,刘隆德称离开医院时聂玲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自己当时的行为符合行医标准,是护士没有及时通知而导致了聂玲死亡。而聂玲的丈夫洪元达(Yuanda Hong,音译)与律师表示,当晚刘隆德不应该离开医院,并称其曾对亲友谎称聂玲情况平稳。

医药费收那么贵,还这么不负责任,国外的医生还想不想好好“做生意”了!

如果做医生,下面这个选择不错——南极!
那儿没有医患矛盾,工资还高,年薪20-25万,大家愿意去吗?
在新民网5日的报道中对于“南极医生”有着这样的描述:华东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林雷,至今都对2011年至2012年担任我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医生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向南极冰穹A之巅挺进的队伍中,他是唯一的医生,内科外科心理辅导都得行,化验B超X光心电图都得会做,甚至高压氧舱也得会用;体能绝对要好,不能有高原反应;还有一点很关键,要有超强的自信心:自己业务过硬,还要让队友相信“万一遇上突发情况,我一定可以救得了你!”
在极地,一个人往往得当几个人使,内陆队如此,长城站中山站也是如此,站上的无土栽培蔬果就是医生和网络工程师帮忙打理的。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越冬后勤保障岗位预选公告也明确写着,医生兼环境官员。
小编觉得这倒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就是有一点,真的会空虚寂寞冷啊……

这样就空虚寂寞冷啦,那让辣么多单身狗下周三怎么过啊!
没有错,下周三就是享誉世界的双十一购物大趴兼光棍节了!
对于广大的单身青年们,小编也没啥能送你们的了,提前送个壁咚陪你们过节啦!


有对象的嘛,咳咳,就别在公众场合喂饭啦!

今天的【轻松医周】就到这里啦,预祝“剁手节”happy,各位亲下周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