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症状(下)
2015/12/21 中国医学论坛报

    

     慢性喉炎

     2014年我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也指出,GERD可伴食管外症状,为哮喘、慢性咳嗽和喉炎的可能原因。对于具食管外症状的患者,首次就诊可能会在呼吸科或耳鼻喉科,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或漏诊。

     慢性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李进让

    

     持续性清嗓、声音嘶哑、咽异感、慢性咳嗽、阵发性喉痉挛等是耳鼻喉科就诊患者常见的症状。随着临床经验及研究证据的积累,我们发现这些疾病症状均可以跟一种疾病联系起来,即咽喉反流(LPR)。

     研究表明,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患者中,10%存在与反流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而实际情况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在喉部和嗓音疾病的患者中,约有半数与咽喉反流密切相关。因此,耳鼻喉科医生在面对相关患者时,应考虑到咽喉反流的可能,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咽喉反流与胃食管反流一样为胃内容反流性疾病,虽然对“咽喉反流是GERD的一种食管外症状”这一观点临床尚存在争议,但两种疾病存在紧密联系是专家学者的共识。鉴于此,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疾病的诊疗可求同存异。

     咽喉反流所致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引起的慢性症状或黏膜损伤,其可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多样,患者可表现为喉后部炎、喉接触性溃疡或肉芽肿、声门下狭窄、喉痉挛、咽炎、哮喘等疾病的症状。

     咽喉反流导致咽喉部损伤的病理学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其一为胃内反流物如胃酸、胃蛋白酶直接损伤喉部黏膜;其二为反流至远端食管的胃酸刺激引起食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频繁清嗓和慢性咳嗽,进而导致咽喉部损伤。

     加强认识,提高警觉,增加咽喉反流的诊断率

     由于咽喉反流性疾病并不像胃食管反流一样具有典型的反流和烧心症状,基于症状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存在局限性。贝拉斯斯基(Belafsky)教授等根据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的症状和喉镜表现,与24小时喉咽、食管pH监测结果及应用PPI治疗结果对比,经统计学分析,研究设计了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被用于LPRD的初步诊断和筛查。尽管目前24小时pH监测被认为是LPRD诊断的金标准,但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相对于24小时双探头食管和喉咽部pH监测,有观点认为PPI试验性治疗是咽喉反流性疾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其简单易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因此,对于临床疑似咽喉反流的患者,可进行至少2个月的试验性PPI抑酸治疗,随后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如果症状较前改善,则可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如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再行24小时pH监测,明确是否存在反流现象(咽喉反流诊疗流程如下图所示)。

    

     虽然对于咽喉反流性疾病已有较明确的诊断流程,但临床实践中这一类疾病的漏诊较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临床医生特别是耳鼻喉科医生必须对患者出现的咽喉反流相关症状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可疑患者应开展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年12月17日D6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